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自然灾害史
专家解析 玉树地震
发布时间: 2010-04-15    作者:齐芳 金振娅等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4-1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地震基本情况

  张晓东(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任)

  4月14日早晨7: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9:25分又发生了6.3级地震;在强烈地震之前,也有4.7级地震发生。总的看来,地震发生后余震相对比较多。到现在为止,余震还陆陆续续发生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在密切监视余震的变化情况。

  刘彦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本次玉树的地震为7.1级,属于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强震。

  (二)玉树概况

  刘彦生

  玉树县古为羌地,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住有藏、汉、回等民族。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为近9万人,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玉树曾是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

  在此次7.1级强震之前,青海省还曾在1990年和1995年分别发生过两次地震:

  1990 年4 月26 日17 时37 分09.8秒,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与兴海县之间的塘格木地区发生7.0级地震,造成119人遇难。

  1995年12月18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6.2级地震,震区属无人区,由于交通及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进入,宏观震中及震中烈度无法直接考证。地震中无人员伤亡。

  (三)玉树地震与高原板块活动有关

  赵俊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玉树地震可能与地球板块活动有关。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由三个板块构成,分别是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亚洲板块和中部的西藏板块。这个研究成果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青海玉树就位于亚洲板块和西藏板块的交界处附近。板块处于持续的运动中,板块交界处也就成了地震的多发地带。约50个百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并持续向北推进造就了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地貌景观。虽然学界对于高原隆升过程并未达成一致,比如有人认为隆升是整体的抬升,有人认为是先东后西,但对于高原隆升及其对全球地球动力学体制的影响是没有疑义的。

  (四)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有无联系

  赵俊猛

  板块活动也是汶川地震发生的可能原因。汶川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地震发生在这里不是偶然的。与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相比,西藏板块的介质比较软,温度较高,地震波速度比较低。它的形状像一个向东张开的“喇叭口”。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共同作用下,相对较软的西藏板块只能向东流动。四川盆地比较硬,就像一根钢柱。虽然西藏板块与四川盆地交界处的水平运动并不大,但我们相信,此处的垂直运动应当比较厉害,一部分向上隆起,形成巍峨的山体;一部分向下流动,进入地幔。因此汶川一带积累的撞击应力是比较强的。

  张晓东

  对于汶川地震,大家都记忆犹新,它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而这次玉树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的南边界上。巴颜喀拉块体周边近期陆陆续续发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地震,4月14日,在玉树又发生了7.1级地震——这些地震都是沿着巴颜喀拉块体的北边界、南边界和东边界发生的。

  (五)玉树地震与全球地震的联系

  张晓东

  本世纪以来,全球八级以上地震,尤其是八级以上强震的次数较此前的40年明显增多,与上世纪上半叶的强震活动特征类似,有一些人管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强震活动的百年周期”。这是一个近似粗略的说法。

  今年以来发生了很多地震,全球的这些强震活动必然引人关注。但综合考虑,目前地震活动仍在正常波动的范围内,是全球地震活动的一种正常的涨落现象。 

    1. 玉树地震一周年重建纪实:雪域高原凝聚不屈力量
    2.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
    3. 聚力托举新玉树——写在青海玉树地震百日之际
    4. 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文化建设
    5. 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
    6. 哀悼逝者 更勿忘亡羊补牢
    7. “玉树不会忘记”:危难时刻 党旗在飘扬
    8. “中国式救灾”:尊重生命 彰显力量
    9. 中央和国家机关捐助玉树震区 胡锦涛等带头捐款
    10. 三部门出台地震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工作指导意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