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因地质构造复杂,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容易形成各种灾害。与东部地区相比,其灾害发生的种类多、频率高、程度重。尤其是这一地区迄今仍大多属传统型农牧业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东部地区已基本得到根治的因灾致贫问题在这里仍很突出。然而,现行的重发达地区轻落后地区的防灾减灾取向,部门分割、重救轻防的防灾减灾体制,公共资源配置失衡以及资源税收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减灾模式并不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
西部民族地区灾害治理工作应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灾减灾与发展工程,迫切需要有效协同、多管齐下。相关部门要树立发展与减灾同步、减灾与脱贫相结合的新理念,在兼顾西部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布局、推进针对灾害问题的综合治理等措施,切实减轻灾害因素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负面影响,最终促使西部民族地区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
(摘自《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