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民族地区要做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发布时间: 2010-12-20    作者:余远辉    来源:光明日报 2010-12-20
  字体:(     ) 关闭窗口

   核心提要 包容性增长,是对原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推动科学发展的提炼和升华,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让民族地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民族地区要抢抓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发展能力,实现协调发展,努力成为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实现包容性增长要求高、内容广、任务重。民族地区基础差、发展慢、问题多,更需要高度重视、积极践行包容性增长。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民族地区,以其民族多样性、地域复杂性和发展艰巨性,更应成为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确保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充分认识包容性增长对民族地区的重大意义

  包容性增长是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民族地区目前仍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差,发展速度慢。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确保经济较快增长。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当前,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收入低、生活差,包容性增长让各族群众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各领域建设都相对落后。包容性增长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民族地区发展高度不平衡,不同群体所分享的社会公共服务高度不均等。包容性增长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包容性增长是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包容性增长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核心要义是经济增长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受益且多受益、长受益。国家将民族地区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办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加快新疆、西藏、广西等民族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制定“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民族地区必须抢抓发展机遇,积极践行包容性增长,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包容性增长是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方面是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内部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出现了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社会结构不协调和某些重大比例关系不合理等问题。民族地区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要做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创造雄厚物质财富,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民族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关键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为整个地区实现跨越发展、为各族人民过上富裕生活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继续把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全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实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创造出更加繁荣的产品、资本、资源、劳动力市场,不断增加财富总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民族地区必须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重视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与提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公民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创造协调、稳定、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均衡增长。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民族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必须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加大医疗卫生投入,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把因病致贫、返贫状况减少到最低限度;加大优生优育投入,提高少数民族生育水平和人口质量,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民族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民族地区之所以落后,关键还是思想观念落后。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着力引导干部群众冲破旧的观念束缚,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跨越发展上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经济、文化、社会、行政管理等体制改革,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使民族地区思想不再落后,发展后来居上。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民族地区拥有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国家政策扶持等比较优势,可以通过主动参与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资源配置基地、技术应用基地、产业承接基地。民族地区必须全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为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实现借势借力发展创造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民族地区要树立“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科学发展,越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自觉顺应大势,积极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科学发展。要依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重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提升,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集约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旅游、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努力形成服务业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的发展格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地区承受着巨大的生态保护压力。包容性增长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民族地区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民族地区必须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验,推进科学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理念,始终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在建设中严把生态环境关;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继续深入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然林管护、生态公益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造林绿化行动,强化节能减排等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构筑更好的生态安全屏障。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封闭性、特殊性,现代化发展对文化产生的冲击,必然会比其他地区更加激烈,危害也更为巨大。因此,必须用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尊重民族传统、维护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和谐交融。一方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要好好保护,好好弘扬;另一方面,对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产生严重抗拒或阻滞作用的糟粕部分,要及时抛弃。与此同时,要大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各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民族文化发展成果,满足各民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

    1.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扶贫政策演进及启示
    2. 把推广普通话纳入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3. 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规模与结构研究
    4. 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5. 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要树立“三观”
    6. 推进民族地区法制建设
    7. 加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步伐
    8. 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平等
    9. 探索民族地区城镇化新路径
    1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纪实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