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谱写互补互动的协奏曲——长株潭城市群加快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1-17    作者:刘麟 谢瑶 徐蓉    来源:《经济日报》 2011-01-17
  字体:(     ) 关闭窗口

  “两型社会”民生为先

  2010年12月26日上午,家住长沙袁家岭的蔡萍,从长沙电信局五一大道营业厅打出了电话账单,总共只有30元左右。

  “我们家现在每个月的话费都是这个水平。”蔡萍说,因为女儿在湘潭读书,以前每个月话费都在150元左右,2009年长株潭固定电话升位并网之后,话费就降下来了。“我们家办理了一个话费优惠套餐,用固定电话打长株潭三地的固定电话均免费,既不限时,也不限量。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综合配套改革以人为本、民生为先。3年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市民受益于长株潭试验区的改革和探索,在城市群发展中分享到了实惠。

  把信息一体化作为城市群融合的重要标志,在“数字湖南”框架建设内,长株潭城市群成功实施同号并网。2009年6月28日,长株潭固话并网升位,统一使用区号0731,1200多万固定电话用户受益。2010年,长株潭又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中惟一的城市群,未来3G网络覆盖县城以上区域,90%以上农村实现宽带通。

  城市群发展“乘数效应”显现,对长株潭城乡群众就业和增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7年的1.24倍和1.28倍,已初步实现金融服务、房地产等一体化,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5%以内。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长沙市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同时,以五大社会保险为基础,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长株潭城市群正快速推进。

  以轨道交通为主轴、以水能充分利用为重点、以公路和其他交通方式为支撑的“两型”综合交通体系,在长株潭城市群已初具雏形,2010年3月25日,芙蓉大道(长潭段)、红易大道通车。这两条大道在长株潭三市三角形内环处构成“人”字形骨干快车道,大大缩短了三市时空距离,从长沙到湘潭仅30分钟,到株洲仅20分钟。长株高速开通,从长沙黄花机场到株洲仅25分钟,株洲人自豪地说,修一条高速,等于修了一个机场。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地铁、湘江航电枢纽、长株潭城际轻轨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黄花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400万人次,进入全国十强。

  长株潭城市群,正在谱写一首互补互动的协奏曲!

    1. 1949—1952年湖南粮食大调运
    2. 抗美援朝运动舆论宣传工作概述
    3. 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根本——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
    4. 湖南释放“后发力量”
    5. 湖南四清运动述评
    6. “以建设为中心”思想的形成与歧变
    7. 习近平强调:把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8. 如何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
    9. 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
    10.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革命、建设、改革的关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