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外视域
1950年代河北省农村的村落意识
发布时间: 2015-05-15    作者:河野正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14-12-17
  字体:(     ) 关闭窗口

  ——以“共同体论争”为新视角的观察 

  摘要:目前不少研究将华北农村描写为一个公寓格式的模型,而非巩固的共同体。在国内外,这些研究引起过几次论争。但是参与论争的学者的基本理论根据大都是《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等过去的调查,对1949年之后的中国社会变化很少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新资料探讨传统华北农村的村落意识如何,以及1949年以后的变化。结果发现,1949年以后也存在与传统社会同样的插花地、村落意识,这些传统意识也随着农业集体化的进行发生了一些变化。 

  全文见附件

  1. 1950年代河北省农村的村落意识_以_共同体论争_为新视角的观察_河野正.pdf
  1. 1949~1966年河北省专区专署的“财政”
  2. 河北省根治海河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3. 光明日报评论员: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4. 新中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探索(1949—1957)
  5. 王爱云:1978~1985年的农村扶贫开发
  6.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影响因素
  7. 建国以来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综述
  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平
  9. 孙丹:“共同体”利益的均衡与共赢
  10. 移植与枳变: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形成路径及其苏联因素的影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