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期,为了解决新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央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5年内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0年后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了如期“到站”,后发的“新疆号”人均GDP每年必须以10.5%的增速前行。高速度的背后需要强动力,在中央的部署下,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全国19个省市全方位支援,开始为“新疆号”列车注入一股强大的推动力,破解了新疆发展中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扫除发展中的障碍,中央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对症下药”:资源税改革让资源开发更多留惠于当地各族群众;加大投资、税收减免、金融支持、增加土地使用量、放宽准入门槛等扶持政策,让新疆成为“投资热土”“资金洼地”;扶持资金和项目向南疆三地州等困难地区倾斜,有利于促进南北疆协调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新的理念、新的办法,把中央的扶持政策创造性地加以落实,与援疆省市全方位对接:从新疆当地民生政策密集出台到援疆民生项目相继开工,可以看出上上下下对民生的重视,把改善民生作为新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打开新疆工作局面的突破点;从克拉玛依规划国际石油城到煤炭资源本地综合开发利用,从打造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可以看出新疆决心转方式、调结构,走的是一条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科学发展之路;从各族群众求发展、谋富裕的强烈冲动到新疆各地谋划用足、用活各种扶持政策,从援疆省市注重“造血”功能的培育到受援地区努力放大援疆效力,可以看出新疆在努力释放内在发展能量,有意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新机遇:2000多万各族人民起笔描绘美好生活
张万里是沙湾县金沟河镇二道湾的种植大户,最近他盘算着把地包出去,延伸产业链条--找个好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资办企业。张万里这样解释从一产转战二产的动力:“我们这里是城郊乡,国家这次给了这么好的政策。趁着在新疆办企业条件优惠的好机会,大家都鼓足了劲儿想做点事。”
在普通新疆人眼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是一个“能做点事”的好机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眼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大机遇”。
7月1日,5815/6次客运列车缓缓驶出乌鲁木齐火车站。当日21时05分,随着首趟乌鲁木齐至伊犁的列车从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开出,新疆首条电气化铁路精伊霍(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开始开行客车。自此,由乌鲁木齐乘坐火车前往北疆伊犁河谷可以夕发朝至。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落后地区看到了迎头赶上的机会。“我们塔什库尔干这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要抓住这次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多争取一些民生项目,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疆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干部拉力汗·沙拉伯克这样说。
资源富集区看到了进一步发挥优势的机会。“我们富蕴县有煤有矿,过去上项目受土地限制,现在国家允许增加用地规模,我们发展的空间更大了。”富蕴县委书记宋东升这样说。为了迎接已经到来的投资热潮,当地办起了双语培训班、技能培训班,解决当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国内外投资者看到了不可多得的投资机会。新疆交通、能源、城市改造、民生工程等建设项目,催生出对工程机械、建材等的巨大需求,创造出潜力无限的商机。7月2日结束的第六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创下了展团、展位数量和规模的历届之最,开幕首日就签下了两个百亿元大单。“宝石之乡”富蕴县流传着一句玩笑话--“宝石好找,一床难求”,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商,美丽的可可托海风景区吸引了不少旅游者,富蕴原有的服务设施一时难以满足猛增的市场需求。
崭新的机遇稍纵即逝,看到了就要抓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打了一个时间差,抓了一个大订单。赶在19个援疆省市进疆考察、调研前,旅游局到援疆省市举办推介会,既是宣传又是邀请。他们借着全国援疆的东风,十几个省市跑下来,拿到320架包机、130辆专列、总计30多万人的“大单子”。对于正在恢复中的新疆旅游业,这是一次大突破、大丰收。
各援疆省市也争先恐后,纷纷“抢跑”,一个个援疆试点项目相继开工,都是当地最急迫的民生项目。一些央企没有正式列入援疆单位,他们就开展“编外援疆”,同样风风火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