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向西挺进——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10-11-19    作者:戴岚 张海峰    来源:人民日报 2010-11-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今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继续做大做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决策甫一出台,海内外考察、投资者纷至沓来:投资5亿元的葛洲坝集团公司新疆总部大厦开工奠基。集团负责人表示,用5至10年时间,在新疆形成一批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益产业群。

  在落幕不久的第十九届“乌洽会”上,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看好开发区,签下225亿元项目单,比上届多出100亿元……

  “历经16年发展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具备了‘向西开放、面向中亚’的能力和条件。”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蒙志鹏信心十足。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开发区跨越式发展

  站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座平缓的山坡上远眺,“中国风谷”的巨幅标牌映入眼帘:占地1500余亩的风电产业园区,如今已汇聚了全球最大的风机叶片生产制造商——丹麦艾尔姆公司、国内的羲之翔、汇通、鑫风等知名风机配套制造企业。

  2001年,“金风科技”入驻时,尚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开发区出台政策,鼓励“金风科技”内引外联。短短几年时间,从研发、电机制造、风机叶片、配套设备到风机装配,一条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在“风谷”形成。目前,开发区形成了以“金风科技”为龙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2009年风电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42亿元。“一个新兴产业由此跃升为优势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黄勇表示,“未来5至10年,上千亿元产值的风电产业群将在‘中国风谷’崛起!”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产业的崛起与兴盛,给了开发区人更多的自信和启迪——加速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开发区人将其升华为“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效应”。

  什么是优势?新疆的资源是优势,风能、光热是优势,地缘、人缘、文化也是优势。开发区抓住“优势”这个“牛鼻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新疆水果甲天下。把新疆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犹如打造“中国风谷”一样,开发区以提高关联度和放大品牌效应为基点,做强食品饮料加工制造基地。

  如今,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的食品饮料加工制造基地,汇聚了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40余家。既有国际品牌可口可乐、嘉士伯啤酒,也有国内知名企业伊利、康师傅、统一,还有新疆本土企业乌苏啤酒、阿尔曼、中亚食品……这些产品不仅畅销新疆,更借助开发区便利的地缘优势,远销中亚、中东乃至欧洲。

  历经16年艰苦创业,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化工塑料、家具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八大产业”初具规模,风电装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食品饮料加工、出口加工、总部基地“五大基地”初露峥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发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积下降80%以上,呈现“质升”、“量增”齐头并进的好势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