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规划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
此次中央决策层启动的对口援疆,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一次对口支援。权威人士透露,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以后还会逐步增加。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渠道,中央投入资金规模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规模。
“目标就是通过十年时间,最大程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权威人士告诉记者

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对口援疆工作的具体部署及目标:
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
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着力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三、2010年要深入调查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加强人员培训,抓紧做好对口援疆的前期准备。
四、2011年起全面实施对口援疆工作。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
五、经过10年努力,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对口援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支援范围扩大。受援方由过去的新疆10个地州、56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师,扩大到新疆12个地州、82个县市和兵团12个师。在支援省市中,新增了安徽、山西、黑龙江、吉林四省和广东深圳市。
二,调整结对关系。以支援方综合实力和受援方实际困难,尽力使支援双方强度匹配。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及深圳等经济实力强的省市对口支援贫困程度较深的南疆三地州;地域上相对集中,便于展开工作,尽可能安排一个省市对口支援一个地州或一个地州的几个县市和师团场;考虑双方资源地理气候特点,更有效做好援助工作。比如,东北三省对口支援气候条件相似的北疆塔城、阿勒泰地区,山西对口支援同样拥有煤炭资源的阜康市等地。
三,重点支援基层和南疆。新疆主要困难难在基层、难在南疆、难在国家扶贫县、边境县和团场。因此,要把援助重点放在基层,放到贫困县、边境县和团场,放到乡镇和农村。
对口援疆工作分工:
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的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团场
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巴楚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
广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
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
天津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的民丰、策勒和于田三个县
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
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的1市8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阿拉尔市
吉林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和吉木乃县
江西省:对口支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黑龙江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师
安徽省: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皮山县
河北省:对口支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兵团农二师
山西省:对口支援农六师五家渠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河南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兵团农十三师
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乌恰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农四师66团、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福建省:对口支援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六个县市
山东省:对口援助喀什地区疏勒县、英吉沙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
湖北省:对口支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与兵团农五师
1996年,中央作出开展援疆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从1997年首批援疆干部进疆,各地已先后选派了6批3749名援疆干部。13年来,各地累计向新疆无偿援助资金物资达43亿元,实施合作项目1200多个,到位资金逾250亿元。通过援疆渠道,为新疆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