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30年来人口计生工作述评
作者:周婷玉    发布时间:2010/09/25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30年来人口计生工作述评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成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3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并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据统计,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5亿。如果维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我国现有人口将超过17亿。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个充分酝酿、慎重决策和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它经历了从开启计划生育事业、确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发展道路。

  实行计划生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实践,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减少、妇女地位改善和人口素质提升;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人口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心血汗水,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配合,这其中,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

  人类发展指数迅速上升 人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涵盖了经济水平、知识水平、健康水平和生态水平等多项内容。30年来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增长了近50个百分点,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在世界排名第92位,居于中等发展水平。

  据介绍,30年来,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人口抚养比下降1/3左右,创造了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对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贡献率达1/4以上。

  同时,我国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民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从改革开放初的4.5年提高到8.5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4000万左右。

    1. 李克强出席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
    2. 中国到了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4. 专家学者谈人口均衡如何实现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对“包产到户”的认识和态度
    6. 中共中央召开专门会议 对照检查八项规定落实情况
    7.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8. 中共中央电唁金正日逝世
    9.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
    1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