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为迎接新中国成立,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二是筹备建立新中国,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开始工业化建设作准备。
关于第一件大事——将革命进行到底,人们已经熟知。本文结合本期《党的文献》首次公布的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迎接新中国成立的9份重要文献,着重介绍第二件大事——为筹建新中国所做的巨大努力。
筹备建立新中国,是解放战争在1947年出现重大转折后即预想到的任务。到了1948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务更为迫切。其决策发展过程大致是:
1947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毛泽东审时度势,发出了“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7页。的号召。1948年3月20日,在《关于情况的通报》中,毛泽东更进一步具体设想说:“在本年蒋介石的伪国大开会选举蒋介石当了总统,他的威信更加破产之后,在我们取得更大胜利,扩大更多地方,并且最好在取得一二个头等大城市之后,在东北、华北、山东、苏北、河南、湖北、安徽等区连成一片之后,便有完全的必要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其时机大约在1949年。”《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99页。
随着战场形势的日益明朗,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著名的“五一口号”,认为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人民日报》1948年5月2日。随即,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