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经验,探讨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中国政治学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秘书处于 2011 年 7 月 9 日共同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严隽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严隽琪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协商代替竞争、冲突,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她强调,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希望大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对多党合作中的一些前瞻性、前沿性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努力开创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来自国内 80 多家单位的近 150 位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学者们主要就中国政党制度基本理论问题、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问题、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关于中国政党制度基本理论问题。 学者们从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基本逻辑、基本构架、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阐发。有学者从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的角度来切入中国政党制度研究,通过国共两党对政治发展基本逻辑的理论认识来阐释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内在逻辑。有学者认为,经过60 多年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初步确立、丰富发展到走向成熟,经过几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具有了比较完整的价值理念、运行规则、政党主体、政治行为等框架体系,并成为中国发展模式中的重要内容。 有学者探究了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深层原因,提出应从政治文化层面加以说明。认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正是在中国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在传统与现代、中西合璧的多元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 第二,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问题。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学者认为中国政党制度所特有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政治整合功能,体现意识形态的整合、政治资源的整合、利益关系的整合。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和社会整合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与与合作,扩大了政治和社会整合的边界和张力,优化了政党制度的整合功能;独特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利益表达功能、政治参与功能、民主监督功能;高效的政治稳定功能,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政治稳定、多党派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政党制度运行方式与政治稳定。中国政党制度从制度层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中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有效引领和组织国家和社会沿着现代化目标持续发展,有利于在现代化变迁的剧烈变动中维护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世界政党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能够有效驱动人民民主运转的模式和架构,其特有的内在结构性规定,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要求。一是创造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即在价值上体现的是人民民主的内在精神和原则,在制度上体现为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内在要求。二是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执政方式,赋予民主政治和党际民主新的内涵,即高度集中与广泛民主的有机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统一、各阶层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的有机统一。三是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实现形式,即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得益彰。四是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合作关系,即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的政党关系,这是与西方竞争性政党关系有着根本区别的新型政党关系。有学者从组织形式、政党关系、执政方式等特点出发,论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所具有的重大创新之处,认为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价值与历史贡献在于:终结了以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作为世界政党制度唯一模本的局面,开创了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创造了与我国政治制度高度契合的政党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第三,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问题。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学者们纷纷提出了对策。有学者主张,不断提高政党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向着科学型政党制度发展。应当统筹兼顾,努力实现政党三维关系的全面和谐。一要按照三位一体的科学架构开拓政党制度新的发展空间,深化党际关系制度化建设,完善党政关系制度化建设,加强党群关系制度化建设。二要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科学路径,提高制度制定的针对性和协调性、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三要按照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科学目标,实现政党三维关系的长期和谐。有学者主张,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社会整合能力; 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水平。 第四,关于执政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执政党研究始终是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学者们就当前党建研究的一些热点如党内民主、党群关系、制度建设、党的革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提出在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从为民作主真正转变到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创新基层党的组织形式,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供组织保障;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工作方式方法及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用民主和服务的办法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树立清正廉洁形象。 有学者回顾了 90 年党内民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在新世纪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在策略上坚持走渐进式的道路,在制度建设方面争取有新的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并注意全面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以便在交流和推广中加速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有的学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认为作为执政党,在继续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同时,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上,按照“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着重加快党内选举制度、决策制度、权力监督和制约制度、选人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党章为主体、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有学者运用社会结构理论和政党组织组织变迁理论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变革,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体现在从以往封闭的体系逐渐走向一个开放,更为包容和灵活的体系:面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整合合法性资源,开辟利益表达渠道;在执政能力和关注民生方面,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护弱势群体,把民生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加以贯彻等。有学者讨论了政治和谐与执政党发展创新的关系,分析了政治不和谐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的挑战,提出执政党要从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两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而不是只偏重执政能力而忽视合法性问题。 第五,关于参政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参政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是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学者提出,现阶段参政党在组织结构、民主监督、参政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参政党身份和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如组织结构扩展的问题、民主监督职能落实的问题、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问题。为此,各参政党还应该从组织结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参政党在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多位学者探讨了参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问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提升及其途径问题和参政党的政策监督功能问题。 此外,有学者侧重讨论了作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协商制度,认为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政治协商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为整合多元社会中不同利益诉求提供了制度框架和运作机制。还有学者认为,为了更好地适应 21 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需要,为了建设民主、高效的现代政权体系,政协的准立法性、准行政性、准司法性的某些政治民主功能应该弱化,政协的议政协商、民主监督和咨询参谋等社会民主功能应进一步强化。 (作者单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