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党8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回顾农工党走过的历程,对于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好参政党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代表农工党的同志,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农工党工作的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一)
农工党80年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不断认同、行动上不断靠拢的历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的历史;是一部逐步走向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走向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历史。
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坚持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主张建立新的革命政党。1930年8月9日,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积极开展反蒋活动。在尖锐的斗争中,邓演达不幸被捕,在威胁利诱之下,英勇不屈,被蒋介石反动政权秘密杀害。邓演达遇害后,农工党同志继承邓演达烈士的遗志,继续坚持反蒋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针对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提出了“倒蒋抗日”的政治口号和行动纲领,积极参加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的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和1933年11月的“福建事变”。但这些斗争都先后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使遭受多次失败与挫折而陷入“迷茫”的农工党同志看到了光明。农工党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共产党是革命的主力”,“要革命必须与红军取得联系”。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农工党同志从中看到了重新组织起来的希望。1935年11月,在香港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确定了“反蒋、联共、抗日”的总方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走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鼓励下,农工党积极为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而努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份贡献。抗战胜利后,在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大决战的历史转折关头,农工党拥护国共和平谈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谈判立场和主张,坚决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积极为旧政协的召开和通过政协决议发挥作用。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发动全面内战,坚持扼杀民主、迫害民主人士、打击民主党派的反动立场,使农工党同志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面目,更加坚定地靠拢在中国共产党一边。1947年2月,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1948年5月,农工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道,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提出的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参加新政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农工党的新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工党积极开展推翻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