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变化,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清醒把握,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
(一)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摆在党的全局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学习能力、理论素养和执政本领,更好地担负起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具有决定性意义。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巩固党的政治优势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始终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加强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作为巩固和发展党的政治优势的根本途径。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我们党总是根据时代条件、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党的学习教育活动。尽管每个时期学习教育的内容、做法和要求有所不同,但都有力地促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从延安整风到新中国成立初的“重新学习”,从改革开放开始时的“再重新学习”到近年来以学习实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我们党一次次达到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的新高度,一次次形成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新动力,一次次实现攻坚克难、推进发展的新跨越。实践证明,学习是我们党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身活力的可靠保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开拓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只有更加自觉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更加自觉地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文化素养、巩固党的政治优势,切实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责任。
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执政兴国的重要保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恒久阶梯,而学习则是攀登高峰的不竭动力。从渔猎采集到男耕女织,从手工劳作到大机器生产,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时代,从物质生产到创意经济,人类社会每前行一步,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学习。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更新之快前所未有,社会实践发展之深前所未有,对学习的要求之高前所未有。面对时代大潮,谁能学得早、学得好,谁就能抓住先机、占据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政党纷纷提出和实施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力争通过学习增强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提升发展竞争实力。我们党作为一个具有崇高追求、肩负崇高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崇尚学习、坚持学习,才能适应形势变化要求,不断提高执政兴国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刻分析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在深化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还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如何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如何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解决好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何推进改革发展各项重大举措,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等,都迫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基础上深化认识,在深化认识中推进实践,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转变发展观念,把握发展规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保持全党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环节。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导,就是因为不断用人类先进文化知识提高自己。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始终坚持用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知识丰富自己,努力做到思想素养、业务本领的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了全党的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应该看到,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只有强化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转化为坚定意志和理想信念,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本领,才能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得到人民群众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