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发布时间: 2010-07-02    作者:习近平    来源:《求是》 2010-07-02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到列宁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代表他们的利益;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同志关于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因而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首先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挚感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社会利益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甚至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突出问题。有的脱离群众,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有的甚至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这些都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古往今来,一些对推动社会进步有作为的政治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以关心老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就说明了这一点。封建士大夫们尚且如此,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扎实做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大量情况表明,在党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着进一步培养、巩固和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的问题。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学生,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要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这句话包含的道理是很深刻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归根到底必须解决好为谁掌权用权的问题。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它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我们常说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其中一个深刻用意就是告诉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权力的性质,用好手中的权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权力是柄“双刃剑”。领导干部手中掌握一定权力,为我们创造和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机遇,同时也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主攻目标。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对领导干部拉拢腐蚀的手段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隐蔽。领导干部一旦放松了警惕,经受不住各种诱惑,就可能搞权钱交易,滑向腐败和犯罪的深渊。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一定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都要把执政为民、为民用权作为正确使用权力的基本要求,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牢固树立这样的权力观,要求我们把权力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上,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始终做到公正用权;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按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超越用权的界限,按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不任意妄为,按规定的责任行使权力、不逃避约束,始终做到依法依规用权;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时刻警惕官僚主义滋长蔓延,坚决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始终做到立党为公、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1. 朱晨 李正华:习近平关于忧患意识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2. 姬文波: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战略指引
    3. “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
    4. 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几个重大关系
    5. 欧阳雪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关于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经济特区发展
    10. 在推动大众化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