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理论动态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发布时间: 2010-03-02    作者: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3-02
  字体:(     ) 关闭窗口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丰富。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和各国发展着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自觉担当起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重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丰富。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当代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和各国发展着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于时代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还多次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这些深刻论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又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邓小平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它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印记。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时代主题的转换,马克思针对特定时代、特定情况所作出的具体结论和一些观点,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由时代发展决定的。而时代的变化,既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

  时代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时代魅力。时代是一种评价坐标和评价尺度,在时代的要求下,才能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时代魅力,才能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对当时不断发展的世界贸易和不断开拓的世界市场进行了总结,认为随着生产力、交换和分工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将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长期以来并没能为人们所重视,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才使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关于全球化的思想和全球社会出现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因此,只有在时代下,才能更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的通道。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其使命和存在的意义在于改变现实、指导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要超越“解释世界”的功用,发挥“改变世界”的作用,体现其改造世界的情怀、理想和境界,必须结合时代,获得时代意义。背离时代的理论,既难以得到时代的认同,又难以转化为实践的指南。之所以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实践品格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的需要。这是因为,任何实践都是一定时代条件下的实践,任何实践都受时代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要求不断关注时代发展,时刻保持对时代发展趋向的敏感和热忱,以使理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因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的通道。 

    1. 储著武 边钰:改革开放4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程与经验
    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3. 孙钦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
    4. 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当代价值
    5.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最忠实最聪慧的学生
    6. 靳辉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
    8. 艾四林: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与时俱进
    9. 壮族山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10. 钟瑛: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