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民主建设史
两会,政治文明的窗口
发布时间: 2010-03-08    作者:张 铁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3-0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两会已经成为展现中国政治文明的窗口。决策关乎衣食住行,国是连着柴米油盐,两会也因此进入我们的生活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成为展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窗口。

  六个报告提请审议,公诸报端,让公众看到相关机构做了什么、要做什么;近3000名代表、2000多名委员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人民日报人民网的“两会调查”已进行到第九年,参与网友数以百万计……两会,折射出中国民主政治的深度与广度。

  代表由人民选出,委员由协商产生。他们的每一次发言、每一个表决,都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见和意志。他们身后,联系着亿万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通过两会这个窗口,人民的建议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推动着民主和科学的决策。

  代表委员中,有领导干部,也有基层群众;有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农民工。不同观点对撞,不同视角融合,这样的交锋、交流与交汇,通过媒体报道,为全国人民所了解。会上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在全国范围交流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

  这个窗口给广大人民带来对民主政治最直观、最亲切的感受。一年一度的纵论国是,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到免征农业税;从机构调整,到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很多改变时代进程、惠及千家万户的变革,都来自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建言与推动。决策关乎衣食住行,国是连着柴米油盐,两会也因此进入我们的生活。

  通过两会,公众对民主政治有了切身的理解,这也有助于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养成,让更多人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进程。

  会议越务实、越高效,越会引来更多的关注。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就会赢得更多的赞许;能更开放地听取民声、吸纳民意,就能迎来更多的掌声。通过这种良好的互动,两会这种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将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我国的民主政治,必将因此稳步前行。

    1. 政治文明建设70年:基本历程与主要经验
    2.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3. 沈春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