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梦 >> 专家解读
胡鞍钢:人民社会是“中国梦”最大动力
发布时间: 2013-09-16    作者:    来源:人民论坛 2013-09-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①同样的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绩,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的结果,它并不属于哪个阶层、哪个阶级、哪个民族,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建设者、贡献者。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始重建社会体制和社会秩序,建立起以人民为主体、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人民社会,全国各族人民开始重新寻找“中国梦”。事实上,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没有国家强、民族兴,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没有人民幸福,人民共享,就不可能有“大同世界”和“太平盛世”。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

  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需要凝聚13亿人民的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建立一个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社会体制,形成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社会生态。这就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公民社会,而是一种源于中国文化、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全体人民所构成的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人民社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社会,即以人民为主体,保障人民福利,追求人民幸福,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社会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其建设主体仍然是全体人民,建设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全体人民。与西方的公民社会相比,人民社会由公有、公益、公平、公正等基本原则所组成,这里的“公”相对“私”而言,“人民”相对“市民”而言,“市民”注重的是私利,“人民”注重公利和公益,但是并不排斥私利、私益。正是有了整体性的公利和公益,才会有了每个人的私利、私益。

  人民社会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人民社会的建立,才能保证发展为全体人民共建,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进步为全体人民共有,逐步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和谐社会。这是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目标。过去百年,中国经历了从受人任意宰割、国家四分五裂,到真正站立起来;从满身战争疮痍和一穷二白的前工业化国家,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从失去基本社会秩序,到重建社会秩序;从一盘散沙、民不聊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十六大以来,社会和谐的内涵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正在进行着的社会事业、社会体制、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建设作了明晰概括,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转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新格局。③党的十七大将四位一体新格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轨道已从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变。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基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④党的十八大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写入党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人民社会将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

  人民社会是中国重大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是源于中国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它是全社会团结的基础,是国内长治久安的基础,还是中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的基础。在中国的人民社会中,即使是民主、人权、法治、自由的思想,也是中国特色而不是美国特色;中国文化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但它本身不是西方文化,中国思想也不是西方思想。人民社会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创新于当代。从和谐的本质特征来看,社会和谐来源于中国几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早在《周易》中就有“太和”之说,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含义是:人离不开天(自然),天离不开人。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这中间是最重要的。可见,社会和谐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思想,人民社会就是当代中国和谐哲学的生动体现。

  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演变趋势来看,中国大大突破了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所预言的从二元到一元的历史轨迹,出现了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未曾经历的大规模农村工业化,走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特道路。所谓经济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经济资源、发展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⑤经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形态,是观察分析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始终维持传统农业的一元经济社会格局,近代以来,随着国际资本入侵,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方面,造成农村衰落,形成农村贫穷经济;另一方面,在少数沿海城市建立了现代化经济部门,从而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然而,由于生产力低下、帝国主义殖民等原因,旧中国的历史起点极低,二元结构差异大,转型任务十分艰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开始独辟蹊径,开拓独特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仍是一个有8亿农民,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⑥中国的经济历史和转型实践进一步突破了二元结构理论,先是在中国农村中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工业部门,出现了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后是在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迅速发展、超大规模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地区的二元结构(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进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四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这种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既有别于发达国家花了上百年时间走过的从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的一般道路,更有别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包括在城市地区的二元结构),再到一元结构的转型道路,特别是基本避免了大规模贫民窟、流浪人群和高失业率。中国的人民社会还需要经历一个四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转变过程,这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城市内部一体化、农村内部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同化和现代化,这就是中国人民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路径。这就是中国人民社会独特的演变之路,更加适应中国国情,更加日益多元化,也更加一体化,进而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人民社会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的思想基础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治国理念中的“民本思想”,更来源于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实践。确切地说,改善民生是“民本思想”的进步,是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因素。

  21世纪头十年,民生发展取得优异成绩。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做了一个界定,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解、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⑦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强调社会建设,更加强调具体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举措。一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均等化目标;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使发展的成果普惠到全体人民。这种发展民生举措不仅目标明确(多为定量),而且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思想指导下,国务院分别制定出台了“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十一五”规划首次规定了公共服务领域,是政府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首次规定了公共财政支出优先领域、重点支持区域。“十一五”规划还首次界定了公共服务领域,列出了政府公共服务的11个优先领域和公共财政支出的17个优先领域。⑧根据目标一致法对“十一五”规划的八个民生指标做了评估,发现民生指标基本都较好超额完成(见表1)。

  “十二五”规划可以称为一个典型的民生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十二五”规划也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等民生目标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规划指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⑨

  中国的民生改善,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变化。放眼十年,中国的民生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是世界罕见的。这既是顺应人民需求的结果,也是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发挥人民社会“上下同心”、集聚最大动力的优势,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结果。十年所取得成果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首先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情况。从2001年的7300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3.04亿人,覆盖人口比例从2001年的5.7%增加到96.8%。⑩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由2005年的1.79亿人提高至2011年的8.32亿人,人均筹资由2.1元提高至246.2元,补偿受益人次从1.22亿人次提高到13.15亿人次。11其次是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受益情况。于2009年下半年和2011年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于2011年上半年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至2012年9月底,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3年来,各级财政共拨付两项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超过1700亿元。目前全国有1.24亿城乡居民领取基础养老金。12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从政策评估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在过去4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也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核心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4.3%之间。“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累计达到5700万人,超过了“十一五”规划4500万人的预期目标;2000年,全国城镇私营企业、个体户就业人数为3404万人,到2011年达到12139万人,净增加8735万人,13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从全球视角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大约有2亿人没有工作,其中多数为女性,青年人(25岁以下)失业者达到了7500万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挑战。14而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就业人数从1.461亿人减少至1.391亿人,却摧毁了700万就业岗位。从国际视角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美日三大经济体都在摧毁就业,而中国“一枝独秀”,超大规模地创造了就业。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城乡居民最重要的家庭财产或不动产就是住房。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2.7平方米,15我们估计,城镇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123亿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26亿平方米。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6.2平方米,16我们估计,农村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207亿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38亿平方米。城乡合计,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330亿平方米增至2011年的464亿平方米。这反映了城乡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大规模普遍增长。

  十年来,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民生改善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是社会主义因素最强化的时期,党和政府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最大的时期,还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体系最重要的时期。我们的事后评估表明,做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十年大改观”,这就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将如期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

  人民社会的治理方式是走群众路线

  从治理的层面看,人民社会要创新社会管理,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过程中的创造。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包含两个核心的内容,一个是群众观点,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靠人民群众来实现。依靠群众的重要方式就是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利益和奋斗目标,组织起来共同奋斗。因此,“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17群众路线的另一个内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回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工作依靠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与市民社会理论不同,人民社会中的政府与群众是一体化的,而不是对立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不是相互冲突的关系,而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执政者通过关心人民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凡是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18群众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命运、利益、活动联系起来,群众路线使国家从人民社会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也从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与经验,纠正了在认识上的错误,使路线、政策和具体的工作都能更好地回应群众的需求,得到群众的支持。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其根本要求就是一切工作都要基于对群众的需求和意愿的了解,从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出发。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把分散的人民利益、意见、经验集中起来,成为行之有效的方针和政策,并能不断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和改革体制机制,从而使公共政策具有尽可能大的包容性和远见性,使体制机制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所需要承担的任务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人民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人民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充满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党中央、国务院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一是尊重人民,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并给予反馈,尊重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的诉求;二是尊重人民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三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四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五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活力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人民社会能够最大程度凝聚发展动力。“和谐共处、上下同心”,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这就要求政府与社会同心,政府与市场同心,中央与地方同心,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致,而是社会各个行为体在国家社会发展战略、路线、方针上的主观一致性。正是这种“上下同心”的社会生态,有助于科学民主决策,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有助于帮助每个个体明确自己的“梦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人民社会可以凝聚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同舟共济、共生共进,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利用有限的经济社会资源,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办一件大事。形成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组织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人民社会是一个有效规避风险、更加安全安定的社会。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脆弱,关键在于它抵御风险的能力。过去几年里,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基本医疗保险,正在普及基本养老保险,这种风险分散机制增强了中国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迅速缩小,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不仅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而且投资于人民的生产力(教育和健康),极大地增强了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幸福水平。

  人民社会是一个传承文化、不断创新的文明社会。中国人向来重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后代人巨大的财富宝库,为了建设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为后代的幸福做出了艰苦卓越的努力和牺牲。总结前人经验,积累当代人的经验和阅历,传给祖孙后世,这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方式。它使得一代又一代人的财富得以不断积累,不断传承,为后代人铺路,让后代人受益。传承本身也是大浪淘沙的检验过程,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无比珍贵的财富。中国社会思想和经验薪火相传,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全人类。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勤劳创造的精神,“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社会风尚,汇成了人民社会发展的永动力。

  共同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社会

  人民社会是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国情。建国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也是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社会现代化道路。人民社会的理念不是“舶来品”,而是源于中华民族的创新;人民社会的理念不是照搬外国的“公民社会”,而是中国的“全体人民社会”;人民社会是根据中国实际,继承而创新,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构建一种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欧洲梦”,19它们的社会基础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中国的人民社会就不同于西方的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最为关键的是要认识到:13亿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56个民族是一家。十几亿人民共建、共享的人民社会是实现伟大复兴的社会基础,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推动力。

  注释

  1 18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31、1096页。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13年3月17日。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72347/6347991.html,2013年3月17日。

  4“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第321~322页。

  5借鉴了陆学艺等对社会结构的定义。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6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15日。

  8马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辅导读本》,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9张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10《中国统计年鉴2012》。

  11、13、15、16《中国统计年鉴2012》,第850、126~127、378、378页。

  12“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新华网,2012年10月12日。

  14世界银行:《2013世界发展报告:就业》,2012年。

  17刘少奇:“论党”,《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4页。

  19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美国梦正在缓慢死亡,欧洲梦正在成熟。他还系统比较美国梦和欧洲梦,认为二者不只是地缘上的差异,而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美国梦强调经济增长、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独立自主,切断了同旧有文化之间的纽带,使个体成为自由的行动者,因此美国梦是深深个人化的,极少关注其他人类福祉。欧洲梦则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和相互依赖,它保存原有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上生存,其本性更加包容整体化。但总体来说,欧洲更重视的是精神个人主义,而美国推崇的是物质个人主义。参见[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杨治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

  People's Society Provide Maximum Power for the Chinese Dream

  Hu Angang Wang Hongchuan

  Abstract: People's Society is one of the maj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It reflects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hich originated from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from Mao Zedong's creativity on People's Society .It has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practice, then formed a modern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Western civil society, People's Society has certain superiority. It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people, and it reflects the equal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as well as the ownership status of people in the socialistic society. It i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be a new type of modern society. People's Society is constructed b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ts governance approach is to follow the mass line. People's Society is the base to enhance the un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maintain domestic long-term stability and to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soft power. It is the social foundation and the maximum power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words: People's Society, the Chinese Dream, people's livelihood, the mass line

  【作者简介】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政策。

  主要著作:《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经济波动报告》、《中国地区差距报告》等。

  王洪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1. 胡鞍钢:人民社会为何优于公民社会
    2. 读《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3. 王绍光:“公民社会”是新自由主义编造的粗糙神话
    4. 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与文明担当
    5. 以强海梦托起中国梦
    6. 让人生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发光出彩
    7. 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8.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9. 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10. 十九大报告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