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赵晶)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日下午,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邵维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明显做客人民网党史频道访谈,为网友回顾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过程,解读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邵维正认为,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多种因素聚合的最终结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个因素,中国坚持长期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抗战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在这个漫长的14年的抗战当中,历经艰辛,非常英勇。主要特点是长期坚持抗战,也就是持久战,用持久战来拖垮日本侵略者。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一共消灭了日本军队150万人,它占到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的70%。
第二个因素,美国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也是尽全国的力量来反对日本侵略者,包含着在太平洋当中,一个一个岛屿的争夺,打得也非常惨烈。特别是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这对日本震撼是很大的。
第三个因素,苏联出兵东北。苏联出兵东北,虽然比较晚一点,是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从几个方面同时向关东军发起进攻。这时候苏联的准备是充分的,而且力量是占有优势。整个苏联军队是150万,关东军当时在东北只有70万,武器装备占了绝对的优势。势如破竹,在很短时间以内就把关东军消灭了。
第四个因素,还要看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共同努力,几十个国家,包括东南亚,更广一点,包括欧洲、非洲,几十个同盟国的共同努力,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个因素,日本本国的因素。经过长期的对外侵略,日本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已经到了枯竭的程度了。1945年,日本政府动员男性15岁-60岁,女性17岁-40岁都来服兵役,说明国内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为继,这也促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