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泽东说,他没有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75年10月14日,“邓小平告诉胡乔木:主席讲他没有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科学院《汇报提纲》有一些不赞成的意见”。同上书,第96页。10月24日,“邓小平找胡乔木去,说毛泽东退回了科学院的《汇报提纲》,要他照主席的意见再修改一次”。胡乔木于当天下午约胡耀邦等研究《汇报提纲》的修改问题。同上书,第100页。胡乔木在第三稿中删去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条引语和引马克思的话所做的注释。同上书,第97页。10月27日,第三稿送到邓小平那里,这时“批邓”运动已经开始,邓小平没有再送毛泽东。同上书,第166页。
毛泽东到底有没有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据《聂荣臻年谱》记载,毛泽东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1963年12月16日下午,聂荣臻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汇报《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毛泽东说:要打这一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过去搞上层建筑,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不打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14~915页。
但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关于1963年12月16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插话的节录”中,却没有收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352页。是否在编辑《毛泽东文集》时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给节录掉了呢?这个疑问,只有到中央档案馆查阅当时的谈话记录档案,才能得到解答。
邓小平特别强调,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联系起来正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讲到要打科学技术这一仗,不打好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二、邓小平论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原理并将其中国化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原理中国化和政策化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取向。这是中国科技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和政策化的奠基之作。
1邓小平论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
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2)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基本原理,论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说:“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