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 >> 专题研究
南方谈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发布时间: 2012-01-09    作者:辛向阳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2-01-06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提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一制度的确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果,更是与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基本精神密切相关。
  一、邓小平始终强调要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1992年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邓小平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邓小平为什么强调要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反复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同时,还要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完善。这种完善的结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邓小平提出,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一些好的经验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可以上升为制度。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
  二、南方谈话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推进制度成熟和定型问题,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报告提出:“再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2000年10月11日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时,江泽民同志讲:“我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形成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也就是说,中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形成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制度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制度,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和完善起来,并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2003年12月20日曾庆红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结束时发表讲话指出:“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应当看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上的定型化。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曾经说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这里所说的各方面制度,当然包括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曾庆红还提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比如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以及中央书记处分别制定了会议制度和工作规则,强调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制度,进一步推进了党中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2008年1月29日,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讲:“要着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各项改革成果的制度化,形成一整套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观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7.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课题
    8.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