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中南海情牵世博园
发布时间: 2010-04-28    作者:慎海雄 孙承斌等    来源:国史网 2010-04-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让中华民族凝聚起强大力量

  “我们不仅要举全国之力,而且要集世界智慧,确保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胡锦涛的重要讲话为做好上海世博会各项筹办工作确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共同的奋斗目标,让全国人民凝聚起办好上海世博会的强大力量。自8年前赢得举办权那一刻起,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合力做好筹办工作,成为各部门各地区的自觉行动。

  根据职责分工,国家各机关各部门开展大量工作——

  “做好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和常委会工作报告,对上海世博会给予明确支持。

  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2007年9月12日,国务院明确提出“科学办博、勤俭办博、廉洁办博、安全办博”的理念,得到国际展览局高度认可。

  围绕筹办上海世博会的重大问题,全国政协积极组织委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被有关方面采纳。

  精干高效的机构设置,为筹办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2004年6月3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成立,成员单位由中央相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共35个单位组成,负责协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拟定和实施,协调推动各地区和中央有关部门参展事务,推动落实中国政府邀请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参展。7天后,作为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执行机构的执委会成立,具体负责上海世博会的筹备、组织、运作、管理工作。

  成功的盛会,离不开坚实的法治保障——

  申博成功两周年之际,国务院颁布实施《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两年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又据此审议通过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纲要》。这些条例规定,为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全球范围内新思想、新创意、新发明、新创造的盛大聚会奠定了法制基础。

  这是一张各部门各地区携手编织的“安全防护网”——

  为了确保上海世博会平安举办、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根据国家有关方面的统一部署,长三角各地、华东地区以及全国各省区市共同构筑起一道井然有序、开阖有度的安保网络,为平安世博构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这是全民投入、积极参与的百年盛会——

  每个人都是东道主,每个人都是形象大使。“大家的世博”引起全国人民共鸣。截至目前,上海世博会共招募和选拔了1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候选人;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市将有近200万城市文明志愿者提供各方面志愿服务……

  “集世界智慧”——胡锦涛关于办好上海世博会的这一精神,在筹办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是人类智慧的盛大汇聚——

  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国、小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从规划建筑到主题演绎,从新能源汽车到太阳能光伏发电,从人水和谐的水环境建设到智能交通技术……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处处彰显着人类对城市、生命、未来的思索和关怀。

  这是一个全世界共襄盛举的魅力舞台——

  2006年3月22日,上海世博会官方邀请函向168个建交国和49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出,标志着上海世博会国际招展全面启动;同年5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以照会形式,向尚未建交的24个国家发出官方邀请,上海有关方面也向11个非政府组织发出参展邀请;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还专门成立了由多个国家部门组成、中国政府总代表参加的国际招展工作机制。

  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冰岛依然决定参展,索马里将在上海首次亮相世博,赤道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尔将在这里重返世博舞台……盛会开幕时,将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齐聚黄浦江畔,共同见证这一国际盛会。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在举行世博会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如何进一步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发展?

  “办好世博会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定要把这个机遇用好”——胡锦涛关于抓住世博机遇、促进科学发展的精神,为中国如何抓住世博机遇指明了方向。

  这是最大限度惠及民生的创举——

  历史悠久的工业区变成了规模宏大、美如画卷的世博园区;1.8万多户居民乘世博东风,搬入宽敞明亮的新居;城市轨道交通增至420公里,上海这一特大型都市的交通明显改善……筹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成为践行以人为本理念、造福广大市民的过程。

  这是构筑更高发展平台的不懈努力——

  世博会不仅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体验场”,更会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孵化器”。为此,上海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努力促进传统产业不断“变新”、“变绿”的同时,确定并扶持新能源、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9个重点发展领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这是共享荣光、分享机遇的重要平台——

  陕西把上海世博会看作是向世界宣传展示陕西的重要机会和途径;四川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进一步促进四川开放发展;贵州期待借上海世博会这个全球大舞台宣传贵州、扩大开放……抓住世博发展机遇,成为全国各省区市的共同心声……

  浦江滔滔,奔流不息——

  中国百年世博圆梦之路,树立起一座记载历史的里程碑,刻写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段伟大历程。

  今天,一届承载着中华民族梦想的世博盛会即将开幕,即将向世界精彩展示一片古老土地和一个伟大民族的无限活力和美好未来……(记者 慎海雄、孙承斌、邹声文、徐寿松、吴宇)

    1. 从黄土地走进中南海的习仲勋
    2. 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尼日利亚参议长马克
    3. 李克强14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4. 王勇在中南海会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
    5. 马凯在中南海会见中投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6.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中南海会见安哥拉外长希科蒂
    7. 汪洋在中南海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团
    8. 李克强26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
    9. 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阿根廷众议长多明格斯
    10. 李克强10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印度外长库尔希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