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国史新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辑说明
发布时间: 2010-01-07    作者:中央编译局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1-07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二卷说明

  第二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1859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

  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的历史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它们的界限。《宣言》的七篇序言阐明了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强调《宣言》所阐述的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的重要著作,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和策略并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概念;阐明了“劳动权”的科学内涵,强调劳动权就是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总结了德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强调必须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并坚持无产阶级独立的革命策略;无产阶级要不断革命,直到彻底消灭有产阶级的统治。

  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是总结德国革命经验的一部重要史学著作,将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同德国1848年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两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恩格斯的《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条件与前景》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证明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

  恩格斯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对德国1848年革命作了全面总结,论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原则。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评述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揭示了历史运动的规律,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思想,论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扼要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马克思的《法国的动产信用公司》第一次评述了股份公司的作用和影响。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恩格斯的书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阐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贡献,阐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辩证统一。

  在论中国的一组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列强对华战争的侵略本质,指出封建专制压迫和列强侵略是引起中国革命的原因,中国革命必将对欧洲产生重要影响。在论印度的两篇文章中,马克思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本质和罪恶行径。

第三卷说明

  第三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64—1883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协会成立的目的和意义,规定了协会的原则、目标、手段和机构。

  马克思的《工资、价格和利润》和恩格斯的《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

  《法兰西内战》是全面总结巴黎公社的战斗历程和历史经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强调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建立自己的政权机构来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同时充分肯定了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民主措施。

  在《论蒲鲁东(给约·巴·施韦泽的信)》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哲学思想、经济学观点和社会改良方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观点。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批判了蒲鲁东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提出的种种“救世计划”,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了深刻论述,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

  马克思的《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政治冷淡主义》、《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和恩格斯的《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论权威》等著作,批判了巴枯宁派主张无产阶级放弃政治斗争、立即废除国家、否定一切权威和把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的错误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继承权、权威、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等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土地问题的观点。

  恩格斯的《流亡者文献》通过对波兰、法国和俄国的革命运动的分析和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回顾,论述了欧洲革命的前景,阐释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分析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同时阐述了研究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

  《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工人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潮,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著作中,恩格斯概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创立过程以及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并科学地预言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马克思应法国工人党的请求起草的《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目标。

  在《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中,恩格斯批判了基督教历史研究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唯物主义者对待宗教的态度。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述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毕生革命活动,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一生。 

    1. 学习研究两部文集是全党的重要任务
    2. 认真钻研原著提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 李长春: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
    5. 关于两部文集编译工作的汇报
    6. 进一步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7. 韩喜平: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8.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审视
    9. 陈先达:思想要有“岸”,不能“走一站,报一站”
    10.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新台阶——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10周年之际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