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与第三世界外交
龙象共舞:中印建交60年
发布时间: 2010-10-27    作者:褚国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0-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促进青年学生间的交流 加强两国民众间的互相了解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加强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互信?
  狄伯杰:加强中印两国人民间关系,双方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措施。
  第一,双方要放宽各自的签证政策,尤其印度在这方面要做更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更多的人互访,有助于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如果25亿人口中没有几千万旅游者互访,就说明双方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够好。
  第二,增加留学生数量。中印作为拥有25亿人口的两个大国,除了双方有几万个自费交换生外,目前每年只有25名官方交换学生,这是很可笑的,这个数目起码要增加到250名或更多。
  第三,双方应建立并加强非官方机构的交流,促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
  第四,双方媒体应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播放彼此的电视节目包括新闻。
  记者:印度是如何看待未来10年中国与印度的发展前景的?
  狄伯杰:双方要承认作为正在崛起的两个东方大国,都在飞速发展, 而且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对中印两国的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比较是不可避免的。在未来10年里,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将有可能接近或达到中国2008年甚至现在的水平,但前提是印度在未来10年内必须保持至少8%—9%的增长。有人预测21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至于印度,若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印度将拥有比中国更强的竞争力;而且,目前中国的人口平均年龄比印度大8岁,这意味着10年后中国将面临远高于印度的社会成本。届时,中印两国将控制世界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
  中印关系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
  记者:印度总统帕蒂尔女士于2010年5月份访华,请问您对此次印度总统访华是如何评价的?印度国内对此如何看待,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狄伯杰:对印度总统5月份的访华,印度媒体的报道是很积极的。总统的此次中国之行进一步促进了双方文化、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
  不过,我认为她的访问在政治方面没取得很大进展,双方的政治互不信任或安全互不信任仍未得到缓解。自温家宝总理2005年访印以来,中印所有高层互访在消除互不信任方面都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我认为,为了建立良好的睦邻关系,双方必须对目前的政策进行调整,找出新的突破点建立双方互信,促进彼此谅解。印度曾经30多次支持中国恢复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是无法理解中国为什么一次都不能支持印度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呢?印度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获得中国积极的建设性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或缓解双方互不信任的状态,使双方关系更上一层楼。若没有类似突破性的进展,中印互不信任的状态可能会持续下去。
  记者: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您如何总结过去60年中印关系?
  狄伯杰:过去60年里,中印关系经历了许多风雨和坎坷。建交之初的4—5年,可以算两国关系的蜜月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双方敌对状态时期;1988年的拉·甘地访华使双方关系正常化,双方开始建立互信安全措施。从此双方高层开始互访,各种交流不断密切起来。1998年印度核试验标志着双方关系的再一次恶化,不过这种恶化是暂时的,不久双方又开展了安全对话以及其他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目前虽然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双方都表示过不用武力解决争端,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双方都意识到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搞好国民经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战争只会摧毁经济发展成果。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中印关系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只发展经贸关系不会消除双方的互不信任。必须想办法,建立适当的机制缓解矛盾,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双方对彼此敏感的问题应采取克制的态度。

    1. 中印关于“谈判解决”印度在藏特权问题的外交交涉
    2. 中印关系60年的历史脉络与现实态势——以《人民日报》为主要一手资料的立论
    3. 中印开启全面合作新时代
    4. 温家宝在新德里海德拉巴宫与印度总理辛格会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合公报》
    6. 中印大事记
    7. 中印之间要减少"信任赤字" 让两国携手发展
    8. 新时期印度外交与中印关系
    9. 中印边界冲突中的英国因素
    10. 中印两国关于1954年“中印协定”期满失效问题的外交交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