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可靠基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国际政治关系,而且适用于国际经济关系。周恩来主张,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取代带有浓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的雅尔塔体制。
1956年10月19日,周恩来在同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会谈时指出,我们“主张在国际上建立一种制度,那就是各国和平共处,互相监督,国际间一切争端通过和平协商解决而不用武力。我们在国际上主张和平友好的政策,各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者以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来相互约束。这就是一种国际保证,使得国家不分大小都可以和平共处,互相帮助发展而不附带任何条件。我们要把殖民主义只有自己发展却把别人搞穷的原则埋葬掉。这种政策是不排斥任何国家的,包括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内,大家平等相处”。这段话对当时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明确表示了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这种新秩序就是:在政治上,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国家不分大小”,“平等相处”,共同参与国际事务,反对大国独霸或主宰,在经济上,要“平等互利”、 “互相帮助发展而不附带任何条件”,反对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合理现象和以富压贫的经济霸权。周恩来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构想,贯穿了平等思想,集中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在此后的时间里,周恩来以他的思想和实践,不断完善和补充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在国际政治新秩序方面,周恩来特别强调,国际关系首先要做到平等,认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是国家间正常交往和和平共处的基础,是真正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1963年10月,他在同法国前总理埃·富尔的谈话中指出:“我们都赞成在国际上应该维护世界和平,不许几个大国垄断世界事务,因为这样不能维护世界和平,反而会增加战争危险。只有世界所有国家取得平等地位,大家都有权过间世界事务,才能真正达成协议,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还认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原则也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1971年他在同英国作家兼记者马克斯韦尔谈话时指出: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他们就是要侵略人家、颠覆人家、干涉人家、欺负人家。这些都应该反对。作为这种霸权主义政策的对立物,我们的总原则是,国家无论大小都应一律平等,不能强加于人。这里讲的平等,是指政治上的平等。具体含义主要是,对其他国家,尽管是小国,也应该尊重人家的主权,它不同意的事,你不要强加于它。泰国《中华日报》评价说,周恩来“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大、中、小国家平等地位的准绳。”时至今日,中国政府把“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有权平等参与协商解决世界事务”列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之一,正是对周恩来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平等互利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周恩来提出了“四立四反”原则,即:“树立和平经济政策来对付帝国主义和战争政策;以没有任何特权来反对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特权;以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来反对帝国主义的独占市场的倾销政策,以谋求全世界人类的繁荣发展来反对帝国主义破坏民族经济、奴役人类,使人民贫困的政策。”也就是说,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准则是“平等互利”,方式是“互通有无”,目的是“求得人类的紧荣发展”。他认为,如果各国都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则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是无限的。针对美苏经常利用援助干涉受援国内政的现象,周恩来提出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严格尊重受援国主权,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援助对方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提供优质的设备,保证传授技术,我们派出的专家和当地专家同等待遇。@这些原则促进了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反对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的斗争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1974年4月至5月联大第6届特别会议,通过了由77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直接融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立四反”原则和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的精神。从这时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国际政治领域扩展到国际经济领域,更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生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为我们留下的丰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五项原则使中国走向世界,把中国推向了国际舞台,使世界了解中国,让世人了解到中国永远是世界各国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坚力量。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国内重大政治变迁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强大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