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国史学术会议
依托基地创建‘周恩来班’成果展示大会
发布时间: 2012-10-22    作者: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    来源:国史网 2012-10-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依托基地 创建‘周恩来班’成果展示大会”综述

  为弘扬周恩来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于2012921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依托基地创建‘周恩来班’成果展示大会”。全国“周恩来班”代表、全国周恩来纪念地代表共110人出席了会议。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为会议写来的贺辞中说:祝贺“依托基地,创建‘周恩来班’成果展示”大会今天在南京隆重举行。创建“周恩来班”,是传承伟人精神、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健康成长的好作法。希望“周恩来班”的孩子们,以周恩来同志为榜样,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刻苦学习知识,努力提高本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这次会议发来贺辞中写道:创建“周恩来班”,把学习伟人精神与学校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举措,有利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希望“周恩来班”越办越好,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本领报效祖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在为会议写来的贺信中写道:欣闻“依托基地,创建‘周恩来班’成果展示”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表示热烈祝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百所大中小学开展了以创建“周恩来班”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的活动。这一好作法,将弘扬周恩来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助于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有效途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从领导、组织、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把教育工作做到青少年的心里。希望“周恩来班”的同学们,要以周恩来同志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勤奋学习,刻苦读书,增长本领,为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冷溶讲话指出,创建“周恩来班”,是我们在探索如何有效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思路、新亮点。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在1984年诞生于南京的梅园中学。此后历经近30年发展,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百余所学校建立了数百个“周恩来班”,而且从中小学走进了大学校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冷溶指出,这次年会的主要内容是展示全国“周恩来班”的创建成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周恩来班”,承载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厚感情。因而,这项活动一直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周恩来班”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李鹏、宋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亲切关怀和指导。我室已故老主任李琦同志、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人员赵炜、高振普等同志,以及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们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参加“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各大中小学校、全国各地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和研究中心等单位,也都作了大量工作。今天到会的很多同志,都是长期从事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的专家学者,十分关心“周恩来班”的创建活动。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不断丰富这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用周恩来同志的崇高风范和感人事迹教育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号召广大青少年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和工作。

  对于如何继续搞好“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冷溶提出:

  第一,要把创建“周恩来班”作为学习宣传周恩来精神的有效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周恩来同志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不但以他为党、国家、民族建立的卓著功勋,而且以他的崇高品德、光辉人格,在中国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精神,博大精深、熠熠生辉,既有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色,也有他本人的鲜明特色,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周恩来精神。对周恩来精神,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作过概括。胡锦涛同志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大会讲话中,作了六个方面的高度概括,即:忠诚精神、公仆精神、团结精神、务实精神、谦谨精神、奉献精神。他是这样说的: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始终顾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现为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集中表现为谦虚谨慎的精神;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六个方面,准确地概括和诠释了周恩来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我们今天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宣传方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我感到,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就很好地发挥了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作用。在这些学校,学习周恩来已经成为必修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在校同学还是毕业的学生,“周恩来”这三个字,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激励他们进步、奋斗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总结经验,把这项活动打造成学习宣传周恩来精神的经典品牌,让它的影响从校园进一步走向全社会。

  第二,要把创建“周恩来班”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坚持用周恩来的事迹和精神来教育砥砺年轻一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复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青少年对未来追求的方向,都需要我们党和全社会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因此,如何深入细致地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应该说是对这个问题的有益探索。把学习伟人精神同学校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历史的宣传结合在一起,使得教育活动有了具体载体,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也听得进,学得懂。这种德育模式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立德树人,把周恩来精神很好地转化为了青少年砥砺奋进的动力。一项调查表明,周恩来既是当代青少年普遍认可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也是最受当代青少年推崇的英雄之一。青少年普遍推崇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公仆的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把“周恩来”这个伟大光辉的名字作为最高荣誉授予一个集体,必然极大地鼓舞和激励青年人,引起他们的精神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今天的研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周恩来班”创建单位的代表还要介绍经验,相信对进一步开展好这项活动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要把创建“周恩来班”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文化的影响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伟大的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精神。就是在共产党领导的这场历史变革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品格。这种伟大精神,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革命历程中塑造形成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高高树立起来,把周恩来等伟人的形象高高树立起来。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是我们党伟大历史的生动缩影,是我们构筑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有力支撑。中央批准文献研究室成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这个国家一级学会,并批准成立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这四个分会,就是希望把老一辈革命家的研究宣传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起来。指导推动“周恩来班”的创建工作,就是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落实中央要求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把握时代主旋律,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不断赋予“周恩来班”新的时代内涵,已经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很值得学习推广。

  最后,冷溶指出,宣传周恩来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并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的这种工作还需要加强。创建“周恩来班”活动,正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时代在发展,但伟人的精神永存。不管什么时候,周恩来精神都不会过时,都是我们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倍加珍惜、永远传承老一辈革命家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坚持不懈地用它来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讲话指出,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统一战线、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有重要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凝铸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品格,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学习周恩来、研究周恩来、宣传周恩来,永远铭记他的卓著功勋、弘扬他的崇高思想品格,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宣传、教育和党史工作者承担的重要使命责任。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2009年在我省淮安成立以来,通过各界的不懈努力,在推进周恩来思想生平的研究与宣传工作,加强各地周恩来纪念馆(地)的联系、交流与协作,整合国内外力量和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的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

  王燕文指出,江苏是周恩来同志的故乡,在学习周恩来、研究周恩来、宣传周恩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承担着更大责任。江苏省委历来十分重视周恩来研究和周恩来精神的宣传教育,作为党史工作、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近几年,我省周恩来研究会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周恩来思想品格的宣传教育,以开门办会凝聚各方力量,有重点地组织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和宣传普及工作,凝聚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学者队伍,推出一批学术研究成果,为周恩来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江苏着力加强周恩来纪念场馆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在全国率先倡导和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全省先后命名了58个省级“周恩来班”。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创建活动依托基地丰富资源、紧贴学生思想实际,与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有机结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广大青少年普遍欢迎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王燕文强调,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去年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江苏确立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省上下当前正按照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和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深入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八项工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王燕文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两个率先”,更加需要我们从革命先辈开创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需要我们更好地传承弘扬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凝聚起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有关部署要求,积极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周恩来研究和“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拓展,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用周恩来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激励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奋发进取,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不懈奋斗。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原梅园中学)副校长王瑾,中国传媒大学“周恩来班”班主任、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刘宏欣,南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讲师张尧,淮安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陆怀珍,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校长邢筱萍,大连枫叶国际学校校长王金英,淮阴师范学院团委书记闫超栋,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组织宣传部部长陈玉阳,天津南开中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吕宝桐结合多媒体形式,回顾了“周恩来班”创建工作的肇始、发展过程和现状,介绍了各地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阐释了“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当代价值,并结合宣传教育实际,就进一步开展“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弘扬周恩来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周恩来班”从一所中学创建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覆盖全国十几个省市、百余所学校,数百个“周恩来班”的燎原之势。以上述发言学校为例,南京玄武高级中学(原梅园中学)是全国第一个创建“周恩来班”的学校,在周恩来精神的鼓舞下,成为南京市唯一一所全国德育先进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周恩来班”的同学以伟人精神为指引,形成了班风、学风建设与个人发展协调并进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南开大学第四届“周恩来班”则深入学生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公能素质,提倡学生自治,在周恩来校友的榜样力量下,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位于周恩来故乡的淮安外国语学校致力于以周恩来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教育学生,建立健全“周恩来班”创建机制,拓宽创建途径,更好地学习周恩来精神。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是北京市最年轻、最有活力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校”,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注重榜样精神引领,产生道德内驱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生成历史责任感,挖掘伟人文化的育人潜力,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感召学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大连枫叶国际学校把创建活动规范化,形成枫叶文化传统,“周恩来班”的学生在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异,成为引领学生成才的旗帜,主导着校园文化。枫叶学校还把“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纳入两门校本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该校学生在周恩来精神的激励下都出色的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跻身世界名牌大学。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主要致力于以周恩来精神和风范打动和感染“90后”新时代大学生。天津南开中学是周恩来的母校,创建“周恩来班”的活动已经坚持了近30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编写《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教育读本》,并在高一、高二开设学习研究周恩来的选修课程,学校还开设了“南开公能讲坛”,邀请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前来讲课,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会上,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向重庆红岩联线、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南开大学、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淮阴师范学院授予周恩来研究分会先进单位,向厉华、张谨、李爱华、王化许、金延锋、刘景泉、朱同广、汪浩授予周恩来研究分会先进个人,并颁发奖牌、证书。

  (执笔人: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 吴小宝)

“周恩来班”的由来:

创建“周恩来班” 用伟人精神引导青少年

 
 
    1. 周恩来国防建设思想探析
    2. 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周恩来
    3. 周恩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法工作
    4. 五四运动中的周恩来
    5. 周恩来与日侨归国问题的解决
    6. 周恩来关于科技伦理道德的论断和要求
    7. 略论周恩来的谈判艺术
    8. 周恩来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防尖端科技
    9. 周恩来“改革”和“开放”思想初探
    10. 周恩来:“思想改造首先是自我批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