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援助发展史
从“国际主义”到“平等互利”: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演变
发布时间: 2010-08-16    作者:张清敏    来源:中国网 2009-08-28
  字体:(     ) 关闭窗口

1967年9月5日,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政府和赞比亚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图为中坦两国建设者在修建坦赞铁路时打涵洞。

1967年9月5日,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政府和赞比亚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图为中坦两国建设者在修建坦赞铁路时打涵洞。 资料图

对外援助是促进和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外交政策的目的,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对外经济援助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对外援助受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国家特点,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对外援助是中国支持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的一个重要方式。正如周恩来总理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对此谈到:“中国是一个刚刚解放不久的国家,我们的经济还很落后,我们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但是由于我们认识到,经济上的独立对于巩固政治上的独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自己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愿意在可能的范围内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帮助其它国家经济的发展。” 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援助对象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中国和柬埔寨发表中国向柬埔寨提供经济援助的联合公报,中国承诺在1956和1957年向柬埔寨提供800万英镑的物资和商品援助。此后,外援成为中国对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

    1. 对改革开放前中国援助非洲的战略反思
    2. 爱国主义不等于狭隘民族主义
    3. 中国援外的历史进程与现时拓展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
    5. 中国道路的两个世界性辐射
    6. 江流:新时期中华爱国主义
    7. 青奥会和奥运会与政治互动关系之比较
    8. 地名演变文化之脉不能断
    9. 当前传统村落演变态势堪忧
    10. 邓小平新时期对防止和平演变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