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援助发展史
中国外援60年:对外援助之花在国际合作中绽放
发布时间: 2010-08-16    作者:黄亚男 郭春菊 梁尚刚    来源:新华网 2010-07-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外援60年:对外援助之花在国际合作中绽放

  坦赞铁路——中国对外援助上永远的丰碑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7月18日电(记者郭春菊)许多中国人最早知道遥远非洲大陆的坦桑尼亚,是从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开始的。这条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的铁路,是中国人民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支援南部非洲解放的紧要关头,伸出援助之手铸就的一条发展之路。它自1976年7月全线建成后,就成为坦赞经济发展的命脉,树立了中非人民友谊的丰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坦赞两国多次向西方国家提出援建坦赞铁路的要求,却屡遭拒绝。当时,中国自身经济也亟待发展,但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国老一代领导人毅然决定克服自身面临的困难,拿出巨资援建坦赞铁路。>>>>详细阅读

  

中国外援60年:中国友谊桥为孟加拉国发展助力
中、坦、赞三国工人一起劳动(资料照片)。

  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与尼雷尔总统会谈时表示:中国政府同意帮助修建一条由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铁路。1967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在修建坦赞铁路过程中,中国共有60余人长眠在了坦赞大地上。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坦赞铁路于1975年10月试办运营,1976年5月完成了全线工程收尾和设备安装配套等工作。“钢铁斑马”终于驰骋在千里莽原上。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坦赞铁路是“我们与中国友谊和团结的纪念碑。”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卡皮里姆博希,与赞比亚原有铁路接轨,全长1860.5公里,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大干线,极大地改善了坦、赞两国的交通运输状况。

   坦赞铁路将持续为赞比亚经济注入活力

  新华社卢萨卡7月18日电(记者海明威 穆东)坦赞铁路的建成使赞比亚这个南部非洲内陆国家有了出海通道,在历史上为这个非洲第一大产铜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经营困难、设施老化严重,但坦赞铁路局赞比亚区域(代)总经理、坦赞铁路总土木工程师西农格·马西利索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认为,通过近期实行的大规模铁路运输设施维修计划,这条大动脉一定会继续为赞比亚乃至整个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马西利索透露,目前该局正着手实行一项大规模机车和货车车厢维修计划,以期增加坦赞铁路的货运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坦赞铁路2010年发展目标,即“通过货物运输使坦赞铁路迎来转折点”。

  马西利索介绍说,客户在比较铁路与公路运输的成本和效率后,还是更倾向于使用通往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坦赞铁路来实现货物进出海。“目前,赞比亚许多客户已向我们表示,他们将把坦赞铁路作为进出口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我们相信这条铁路的未来将更加美好,能为赞比亚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但据介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坦赞铁路由于管理不善,出现经营和融资困难,设施严重老化,导致铁路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目前,伴随着铁路运输设施维修计划的实施,及其将带来的运力恢复,许多客户又重新来与我们接洽商讨合作事宜。一些传统客户,例如铜矿、锰矿等企业,还计划重新启用其位于铁路沿线的货物装卸点,”马西利索说。

  马西利索透露,实际上从去年起,由于坦赞铁路与赞比亚国内铁路系统启动了一项铁路对接效率提升计划,使得货物从赞比亚主要铜矿集中地铜带省至达累斯萨拉姆的运输时间由过去的平均15天减到4天,坦赞铁路的铜运输量也因此在2009年增加20%,达到7万吨。

  据介绍,2010-2011财年第一季度,坦赞铁路计划将货物运输能力提高30%。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大干线,极大改善了坦、赞两国的交通运输状况。该铁路由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援建,1970年10月开工,1975年6月全线铺通并投入试运行,1976年7月正式移交坦、赞两国政府,成为中非友谊的象征。

  坦赞铁路通过坦桑尼亚四个地区和赞比亚两个省,越过“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穿过高山深谷、悬崖峭壁、河流湖泊、森林草原与大沼泽地,地形地貌极其复杂,高低落差极大。一位西方工程师参观过坦赞铁路后感叹地说:“只有修建过万里长城的民族,才能修建出如此高质量、高标准的铁路。”

  综述:马普托国际机场——中国援外工程的又一杰作

  2007年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乘专机抵达马普托国际机场,开始对莫桑比克进行国事访问,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和夫人到机场欢迎。这是莫桑比克儿童向胡锦涛主席献花。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社马普托7月18日电(记者刘大龙)最近一段时间,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总理阿里以及部长会议的成员纷纷前往刚刚建成的马普托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总统贵宾区视察和参观。他们高度评价了这两处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对雄伟壮观的建筑、现代化的设备和人性化的设施深表满意,称赞马普托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是莫中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又一杰作。

  马普托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位于老航站楼左侧,是一座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宏伟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新航站楼熠熠生辉,与破旧的老航站楼形成强烈反差。走进新航站楼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乘客引导牌一目了然,欢快悠扬的音乐和模拟广播在耳边环绕,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航班显示器。大厅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给人舒适和清新的感觉。大厅内的饮水机全天为乘客提供冰、温、开水服务。候机室舒适的座椅为乘客创造了良好的候机环境。现代化的登机桥为旅客提供了登机便利。

  总统贵宾区是专门为总统接待外国来宾修建的设施,由贵宾楼和停机坪组成。贵宾楼由大会客厅、小会客厅、新闻发布厅、休息厅、天井花园等配套设施组成。整个建筑典雅、庄重,内部装修中西合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马普托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是莫桑比克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包括建设一个新的国际航班候机大厅、一个停机坪、一个贵宾区、一个机场指挥塔以及配套的通道和停车场等。工程总投资为7500万美元,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中国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工程竣工后,马普托国际机场的年客流量将从原来的30万人次增加到60万人次以上。

  去年4月,莫桑比克机场管理公司与中国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马普托国际机场扩建和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协议。工程于去年4月16日正式开工,工期14个月。

  开始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工程进展缓慢。今年年初,在格布扎总统的出面协调下,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尽全力克服了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难,终于在6月10日按时竣工。随后,莫方业主和监理进行了严格的验收,对工程的质量表示满意。

  莫桑比克主管部门、业主、监理被中国公司遵守承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折服,称赞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勤劳的品德已在莫桑比克人民心中树立起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6月12日,格布扎总统在参加了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后乘包机返回马普托。包机在开道车的引领下直接滑行到贵宾楼前的停机坪,标志着新建成的停机坪正式启用。随后,格布扎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贵宾楼和新航站楼。参观中,他对建筑的质量、布局、内部装饰和各种设施赞不绝口,并不时地亲自体验一下内部设施的舒适程度。他还风趣地询问身边的陪同人员:“我们现在是在马普托吗?”

    1. 中国80年代对外援助报道研究:智慧与尴尬
    2. 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战略研究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对外援助工作的特点探析
    4. 中国援非五十年与中国南南合作理念的成长
    5. 对外援助:中国“尽力而为”
    6. 努力开创援外工作新局面
    7. 对外援助与当代国际关系
    8. 中国对外援助始终重信守诺
    9. 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史
    10. 全国援外工作会议召开 胡锦涛会见代表 温家宝讲话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