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从拜登访华看中美关系“升级换代”
发布时间: 2011-09-13    作者:王义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9-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美关系何以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个中原因,除了两国本身的“块头”和对世界的影响力使其超越双边而具有全球意义之外,中美双方不断实现从动力、思维到性质的“升级换代”也是重要方面。日前,美国副总统拜登的高调访华,便显示了种种迹象。

  中美关系动力升级

  中美关系的发展动力,正经历着从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向共同价值的升级换代。

  在奠定中美关系基础的1972年《上海公报》中,美方声明:“任何国家都不应自称一贯正确,各国都要准备为了共同的利益重新检查自己的态度。”可以说,共同利益是中美关系1.0版本的纽带。从冷战时期的战略共同利益,到现今经济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中美关系沿着各种共同利益网络而展开。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国际体系,中美关系也从体系外的利益关系升级为体系内的责任关系,从而为中美合作打开了更大的机会之窗。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美更是发展为“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这样,从片面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到拜登访华提出“中美共同为世界经济复苏肩负责任”,共同责任成为中美关系2.0版本的主轴。

  中美要走出历史上大国政治的悲剧,其关键在于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和地区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挖掘价值共通性,培育价值共同性,建构适应人类发展需要、超越传统观念的新的共同价值,即打造基于共同价值的3.0版本中美关系。

  总之,中美关系的动力升级,反映了中美关系基础日益从器物、制度到精神转化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能将精英层面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深入民间,将是双边关系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美关系思维升级

  中美关系从相互为敌、相互为友到相互依存乃至共生的思维转型,见证了大国关系的时代变迁。

  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长期被零和思维所纠缠。如今,中美在不同问题、不同领域的利益融合与冲突不一,很难用敌友关系来定位。正如拜登所言,为凝聚共识,“战略互信是美中关系持久稳定发展的关键”。除了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外,中美还在地区、全球安全上相互依存。拜登在与胡锦涛主席会面时重申,“美方坚定地认为,一个强大、繁荣、成功的、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与此同时,中国也不断重申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信心。

  笔者以为,这些并非外交辞令,而是全球化时代两国共生关系的写照,反映了中美相互认知的变化。中美共生思维,拿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的观点,就是中美“相互演化”,携手走向“太平洋共同体”。

  中美关系性质升级

  除动力、思维的不断升级外,中美关系性质从利益之争、权力转移到身份冲突的不断演化,又为我们描绘了另一番情景。

  如何对待彼此的核心利益,是尊重还是侵犯,成为中美利益之争的源泉。其中,中美之间债权者——债务者的利益之争,在美国主权信用遭降级的情形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全球权力的东移,美国强势重返亚洲,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权力转移或明或暗地进行着,并且从量上不断上升到质上,这是中美关系的风险所在。

  时至今日,美国人仍不时以责任论、威胁论看待中国;反过来,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也是敌友交替。这种身份纠葛显示:一个复兴的中国与一个失去传统身份的美国如何相处,是未来规避大国政治悲剧的关键。

  综上所述,这三重升级,正反面皆有,中美关系实际走向便取决于如何平衡。美国的爱国主义者不能再以“SECOND TO NONE”为口号,而应从量和质上适应中国崛起带来的世界变迁;中国也应重新理解所谓的美国衰落,因为中国从未真正领导过世界,没有准备好也没有打算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未来中美关系的和谐之道,是以美国经验、中国力量实施全球治理。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

    1. 习近平同拜登参观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和水利枢纽
    2.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拜登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3. 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
    4. 习近平应约与美国副总统拜登通话
    5. 李克强:推动中美开展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合作
    6. 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7. 新时期大国双边合作机制建设
    8. 从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
    9. 美国台海巡防政策调整与中美关系解冻
    10. 对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再认识、再思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