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发布时间: 2011-01-26    作者:田帆 秦杰等    来源:新华社 2011-01-26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展台前,胡锦涛表示,中国在美企业的成功是中美互利合作的一个缩影。这些企业为美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国企业来美投资兴业,同时希望美方为来美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中美经贸往来,30多年来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双边贸易额由建交时的不到25亿美元跃升至3853亿美元,是建交时的150多倍。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9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与中美贸易密切相关。

  截至2010年10月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5.9万余个,实际投入646.25亿美元。目前美资企业每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22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快速增长。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企业对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44亿美元,在美中资企业达到1300多家,为美国经济复苏和就业保障作出了贡献。两国在能源、环境等双边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展。

  密切的交往,让两国人民越走越近。目前,有12万中国学生学者在美留学,两万多美国学生学者在华学习。据统计,中美旅游者每年超过300万人次,每周有110多次客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两岸。中美已建立起36对友好省州、161对姊妹城市关系……

  这次访问期间,无论是在安德鲁斯机场还是白宫南草坪,无论是参观企业展览还是访问学校,胡锦涛十分重视同美国普通民众直接交流,美国民众也由此感受到中国领导人的平和亲切。

  这一个个微笑、一回回握手、一声声问候、一次次拥抱……架起的是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太平洋,胡锦涛访美之旅成果丰硕、影响深远,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中美两国人民期待着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21日中午时分,胡锦涛一行结束最后一项参观活动,乘车驶向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至此画上了成功的句号。

  这是一次明确确认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访问。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发表了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第三份联合声明,确认了中美关系发展新定位,构建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框架。

  这是一次有效提升中美全球合作的访问。两国元首围绕加强战略互信、照顾利益关切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率深入交换意见,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显示了中美共同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信息。

  这是一次全面提高中美各领域务实合作水平的访问。访问直接促成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经贸、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等领域合作文件,宣布诸多新的合作项目,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推进出口管制改革,充分体现了中美各领域合作正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这是一次切实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交流和了解的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同美国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同美国普通民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同美方就采取措施推进人民交流达成共识,宣布建立中美省州长论坛、举办中美文化年、推动相互旅游等活动。

  访问期间,胡锦涛多次强调,中美关系的美好前景要靠两国青年一代共同创造。中美两国青年交流和友谊将为中美两国、为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芝加哥市市长戴利举行的欢迎晚宴上,胡锦涛动情地讲起他和一批美国孩子的故事:在中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后,这些美国孩子将节省下来的2008美元零用钱寄给中国灾区,并给胡锦涛写信,表达关切之情。胡锦涛亲笔回信,对他们的善心表示肯定,并邀请他们来中国。

  胡锦涛诚挚希望中美青少年增进了解和友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第二天上午,胡锦涛冒着凛冽寒风来到芝加哥佩顿中学参观访问。在汉语教室,胡锦涛耐心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中美两国人民都爱好和平、追求发展,希望两国人民世代友爱下去。

  胡锦涛送同学们三句话:“第一句是知识是开启未来的钥匙,第二句是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第三句是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代表中国政府邀请了20名佩顿中学的师生今年暑假到中国参观访问。

  “我相信,在中美两国青年一代手中,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必将继续发扬光大、薪火相传。”正是着眼于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大局,胡锦涛特别重视两国青少年交流,希望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增进青年一代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1日13时许,在圆满结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后,胡锦涛乘坐的专机从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腾空而起,飞越美国大陆,飞越万里山海,回到将迎来新春佳节的祖国。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田帆、秦杰、徐剑梅、陈鹤高)

    1. 让文化惠泽民生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 胡锦涛习近平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4. 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5. 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工作总要求——一论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6. 美国工业化、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7. 美国学术界关于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的研究
    8. 美国智库中国研究的新特点新趋势
    9. 毛泽东国家安全观与应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思考
    10.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背后的三种思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