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发布时间: 2011-01-26    作者:田帆 秦杰等    来源:新华社 2011-01-26
  字体:(     ) 关闭窗口

  美国媒体的关注程度也不遑多让。连日来,或访高官,或邀学者,对中美关系的访谈评论连篇累牍。

  华盛顿的冬夜,寒风料峭。胡锦涛抵达华盛顿当晚,奥巴马就在白宫老家庭宴会厅举行私人晚宴,以少有的“拉家常”方式款待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宾。

  老家庭宴会厅炉火正旺、暖意融融。高高的天花板上,枝形水晶吊灯放射出柔和的光芒,一张长长的餐桌上盛开的鲜花芳馨沁人。

  白宫对这次私人晚宴做了精心准备。壁炉中的炭火劈啪作响,奥巴马笑称,这是对胡主席的欢迎之声。

  餐桌两旁,宾主深入交流,坦诚相见,就中美关系发展和双方共同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

  双方互赠的礼品也颇具深意。中方所赠的礼品,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林肯铜像。奥巴马一直视林肯这位目光远大、勇于担当的政治家为楷模。美方赠送的是华人艺术家的作品,一幅绘有8位美国总统头像的油画,他们都为发展中美关系作出过贡献。

  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证明,两国领导人的交往,一次又一次引领和推动了双边关系发展。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再到1997年和2002年江泽民访美、2006年胡锦涛访美,均皆如此。

  中美两国建交几十年来,两国领导人从几年难得一次会晤,发展到一年多次相见,经常互通电话、互致信函,中美两国领导人沟通空前频繁、联系日益密切。

  有媒体评论:“当今时代,虽然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却也是无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需要加强‘心与心’直接沟通的时代。两国最高领导人‘面对面’的交流,对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宫,中国领导人坦诚务实,同美国领导人一起为中美关系发展明确方向

  1月19日,是中美关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根据惯例,白宫提前发布了胡锦涛这一天在华盛顿行程。当天从早到晚,白宫的主要活动安排都与胡锦涛访问有关。奥巴马几乎全程参加这些活动。加上前一晚的私人宴会,两国元首会谈、会见及共同出席各项活动时间达12小时之多。有的美国媒体形象地说:“这一天成了白宫的‘中国日’。”

  一大早,白宫南草坪就开始热闹起来:制服笔挺的仪仗队提前来到指定地点依次而立,观礼区美国普通民众和华侨华人也早早等候。中美两国国旗在晨风中猎猎飘扬。

  9时整,奥巴马为胡锦涛访美举行的欢迎仪式正式开始。经历了连续几天阴天雨雪天气之后,冬日阳光破云而出。当胡锦涛乘车从白宫西南门抵达时,在此迎候的奥巴马和夫人走上前,同胡锦涛互致问候。随后,两国领导人一起登上检阅台,仪仗队持枪致敬。乐队高奏中美两国国歌,礼炮鸣放21响。胡锦涛在奥巴马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经过观礼区时,胡锦涛主动同手持中美两国国旗的美国中小学生和华侨华人代表亲切握手,热情交谈。人们争相伸出手来,向胡锦涛致意。稍后,两国元首分别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应该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奥巴马表示,通过胡锦涛这次访问,我们可以为未来30年奠定基础。

  9时50分,两国元首步入位于白宫西厢的椭圆形办公室,开始小范围会谈。随后,两位领导人又来到白宫内阁会议室,举行大范围会谈。

  内阁会议室里,中美两国元首坦诚交换意见。从加强经贸互利合作到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等双边问题,从地区局势到全球安全等国际问题,从应对气候变化到完善国际经济治理机制等全球性问题……胡锦涛同奥巴马进行了坦诚务实的深入沟通,全面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深化合作的重点领域。

  在同奥巴马的会谈中,胡锦涛强调,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作为在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要大力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中美关系发展需要新思路、新行动、新气象。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胡锦涛为此提出5点建议: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牢牢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以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巩固共同利益基础,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中美两国应该继续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寻求和扩大互利合作,继续向全球市场发出积极有力信号;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共同承担负责任、建设性大国作用,在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和全球性挑战中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鼓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加深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两国元首继续通过会晤、通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双方继续充分发挥现有机制作用,加强对话、交流、协商,继续创新形式,及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敏感问题进行沟通,以加深了解、扩大共识。

    1. 让文化惠泽民生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 胡锦涛习近平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4. 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5. 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工作总要求——一论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6. 美国工业化、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7. 美国学术界关于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的研究
    8. 美国智库中国研究的新特点新趋势
    9. 毛泽东国家安全观与应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思考
    10.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背后的三种思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