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其他商品的贸易也存在发展的可能,但只有在澳政府改变目前敌视中国政策的情况下,中澳贸易才能有广阔的前景。白相国还强调,如果中澳之间建立了正常关系,中国在进口小麦时将给予澳大利亚同加拿大一样的待遇。
由于双方会谈进行得比较顺利,周恩来决定亲自接见惠特拉姆一行。7月7日晚,他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惠特拉姆,双方从晚上21时一直谈到23时多。周恩来严厉抨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中国的政策,指出无论是澳新美条约还是东南亚条约都是美国用来围堵中国的工具。对此,惠特拉姆进行了一些解释,并向周恩来说明了一些背景情况。谈到中澳关系时,周恩来特别从国际大格局的战略高度,向惠特拉姆阐述了中澳两国共同利益之所在。他说,中国人民愿意同澳大利亚人民友好,两国关系应该得到发展。周恩来对国际形势高屋建瓴的分析以及希望双边关系发展的真诚感情深深打动了惠特拉姆,他激动地向周恩来表示:如果他所领导的澳工党在明年大选中获胜,他将立即决定同中国建交,将澳驻华使馆从台北迁到北京——中国唯一的首都,并将尽早地以澳大利亚总理的身份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对惠特拉姆的表态给予了高度赞赏,但提醒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言必信,信必行’。用西方的话说就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政党,实现他的政治声明是最得人心,也是最有价值的。”
这次会谈使这两位处于不同国情的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政治家加深了相互了解和信任,并结下了深厚的个人情谊。会谈结束时,周恩来将惠特拉姆送到会见厅的门口,并以“你还年轻”这句话来鼓励他。惠特拉姆谦虚地回答说:“我不年轻了,再过4天我就整整55岁了。”当周恩来得知惠特拉姆将在上海度过他55岁生日后,便特地委托中方陪同人员届时以他个人的名义向惠特拉姆赠送一个生日蛋糕。1971年7月11日晚,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在和平饭店顶层为访沪的惠特拉姆举行欢迎宴会。当服务员将周恩来赠送的生日蛋糕端上桌子的时候,惠特拉姆惊喜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宴会一结束,他立即回到房间,拿起电话对随访的澳大利亚记者说:“我在上海度过了我一生中最为快乐的生日!”十多年之后,惠特拉姆在撰写他的回忆录时,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同周恩来在北京初次会见的情形,特别提到了一个日理万机的大国总理竟然还能留意一个初次见面的外国人生日的事。惠特拉姆在访华结束返回澳大利亚后,于7月30日向周恩来发了感谢电,称:“我将永远记住我们在北京难忘的会见,也将记得你所说的‘最微小的种子也可以产生伟大事物’的名言。我深信,你的伟大气魄将不仅对世界人民实现和平与友谊的希望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还有助于中国重新获得在国际大家庭中的正当地位。”
惠特拉姆成功访华在澳大利亚产生了轰动效应,不少人欢呼惠特拉姆摆脱了外部势力影响,敢为人先,独立自主地开拓对外关系。但是,包括执政的联盟政府在内的保守势力对此恼羞成怒,大肆攻击惠特拉姆。时任澳大利亚总理、以顽固保守著称的麦克马洪在7月12日发表了一个颇遭后人耻笑的讲话。他一方面声称澳中建交还是遥远的事情,另一方面污蔑惠特拉姆“像一条鱼那样被中国总理玩弄于鱼钩之上”。具有戏剧性的是,就在其讲话后的第四天(7月1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过电视发表声明,宣布他已派基辛格博士于7月10日秘密访问了北京,并同中方达成了他将于1972年初访问中国的协议。美国没有与盟国事先商量而采取的这一举动,使得澳政府目瞪口呆,在澳大利亚公众面前出尽了洋相,既暴露了其自身的愚蠢,也使惠特拉姆在公众中树立了具有远见卓识的形象。
惠特拉姆1971年访华的成功,无疑对工党在1972年12月以较大优势赢得大选起了重要作用。惠特拉姆出任总理兼外长后,即指示澳大利亚驻法国大使雷诺夫同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就两国建交问题举行正式谈判。在十多天的谈判中,周恩来亲自掌舵,在台湾问题上同澳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后,澳方全部接受了我方有关条件,即:澳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澳方确认中国关于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的立场;澳方撤销驻台湾的官方代表机构,同时关闭台湾在澳的官方机构。澳方还保证澳大利亚与台湾之间不互设贸易办事处。12月21日,黄镇大使和雷诺夫大使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澳建交公报,公报于12月22日发表。
1973年10月底至11月初,惠特拉姆以澳大利亚总理的身份正式访华,从而实现了他对周恩来许下的第二个诺言。在这次访问期间,他受到了中方更高规格、更为热情的接待。周恩来亲自去机场迎送并同他举行了多次会谈。周恩来还亲自陪同惠特拉姆去中南海会见毛泽东,并请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陪同惠特拉姆夫妇在北京参观游览。访问期间,中澳双方签订了贸易协定和中国今后三年内向澳大利亚购买小麦的协定,并商定了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项目计划。就这样,两位总理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勾画了蓝图。
惠特拉姆在任和退休后又多次访华。他曾经非常自豪地说:“我是唯一见过中国三代领导人的澳大利亚领导人。” 他一直对周恩来极为敬仰。2002年,年过八旬的他受邀访华时,专程访问了天津,并不顾腿脚不便和酷热天气,认真地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最后,他在留言簿上写道:“周恩来总理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