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一九五四年中英民航机事件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 2010-10-12    作者:石善涛    来源:国史网 2010-10-12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二,从国内环境来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到了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进行经济建设和解放台湾。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深知任何敏感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导致“擦枪走火”,因此绝对不会“因小失大”,主动挑起极有可能引发对外战争的敏感事件。此外,事件发生前,正处于中英建交谈判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时期,中方没有理由去攻击一架英国的民航飞机,从而导致双方关系再度出现危机。在1954年上半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双方利用会议休息时间,频频举行相互宴请和拜访。仅周恩来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私下会面就有13次之多,会谈的主题之一就是关于如何恢复中英关系与开展中英贸易。[26]617日,中英双方达成协议,宣告向对方首都互派代办级外交官。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一消息。78日,杜维廉向周恩来呈交了艾登签署的代办委任书。21日,周恩来还在住处会见了前来辞行的艾登。可以说,此时的中英关系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佳时期。

第三,误击事件发生在东经109.5度,北纬18.2度海南榆林港的上空附近。榆林港是当时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和民用港口,扼守南中国海与印度洋之咽喉,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孙中山任民国大总统时期就将榆林港视为海防要地、国防要塞,称之为海防战略举足轻重的“海军根据地”。19505月,海南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手中接管榆林港,并加以建设。朝鲜战争结束后,榆林港的战略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为确保港口和航道安全,中央军委调集空军加大在其上空的巡防力量。一般来说,在战争状态下,任何主权国家都必然要把此类地区划为禁飞区,任何不经允许闯入的飞行器都有被攻击的可能。

第四,被击落的DC4民航机是由美国的C54(空中霸王)大型军用运输机改装而成的,这种外形与军用飞机相仿的飞机,在没经允许的情况下,飞行于中国敏感地区的领空,自然有被击落的危险。虽然DC4民航机有“明显的英国标志”,但是一方面由于当时国民党军运输机经常执行渗透任务,也有去除军徽等识别标志加以伪装的情况;另一方面担负护航任务的空军正处于初建阶段,情报保障较差。而参加护航任务的飞行员多是从朝鲜战场回国不久,胸怀对祖国和忠诚与热爱,战斗情绪高涨,且又新来海南,对防区内入侵的敌机活动规律了解不够,对国家制定的军事政策认识不足,完全有可能将DC4客机误判为国民党军飞机而予以击落。[27]实际上,在冷战的风云岁月里,尤其是早期,民航机被击落的悲剧性事件在国际上也经常发生。1952429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DC4在柏林降落前遭到两架米格-15攻击,3名乘客受伤;19531024日,瑞典的一架DC4被以色列战斗机击落,机上35人全部遇难;195463日,一架比利时DC3(其军用版本为C-47)被南斯拉夫战斗机迫降,机上1人遇难。总之,当上述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时,我军飞行员根本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闯入领空的飞机类型做出正确判断,误击事件的发生就容易理解了。

此外,在误击事件发生的当天,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保卫领海主权及护航注意事项的指示,指示称“当我海空军巡逻公海或直接护航的时候,对一切外国的飞机军舰均不得攻击,只有经查明确认是国民党匪帮的飞机军舰向我护航目标有敌对行为的时候,则坚决攻击之……望你们严格执行,并加反复多次教育检查,将其情况上告,如有违反此规定者,当受到应得的处分。”[28]从内容判断,该指示应该是中共中央在得知我军击落英国民航机后紧急传达的,且措辞严厉,从而也证明了击落英国民航机事件发生前中央并不知情,预谋一说更是无从谈起,正如中方致英方照会中所说“发生此项不幸事件,实完全出于意外”。

还需说明的一点是,在交涉过程中,英方曾多次要求中方就广州白云机场回复英方的搜救请求一事做出解释,认为白云机场这一做法“不符合国际惯例”。[29]参加营救的美军上尉在其文章中也对中国政府大肆指责。中国政府也许出于某种原因最终没有就此事做出正面解释。实际上,如果对事件经过稍加分析,也就不难理解白云机场方面的答复了。根据美军上尉杰克·伍德的记述,当时参加营救的美军飞机降落在海南岛以西的大洲岛附近海面。也就是说,失事飞机最终迫降在大洲岛附近海面。大洲岛是海南岛沿海地区最大的岛屿,距海南岛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距离,毫无疑问在中国的领海范围内。飞机失事后,驻香港英国皇家空军先后派出一架军用York 型运输机、一架桑德兰水上飞机及两架黄蜂型(De Havilland Hornet)战斗机到场搜救。中方在得知敌对阵营国家的多架军用飞机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且在无法确定事件真伪的情况下,单凭英方的一面之词,当然不会允许其军用飞机在此逗留。即使中方能够确定英方所说属实,出于国土安全和军事上方面的考虑,也不会允许其军用飞机参加营救。换言之,英方出动军用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本身就具有挑衅甚至是战争性质。因此,可以说英方和西方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

    1. 连晨超:1970—1972年中英建交谈判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破产
    2. 1950年英舰越境事件与中英关系
    3. 走向半外交关系:1950~1954年的中英建交谈判
    4. 中英举行英新政府执政后首次战略对话
    5.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
    6. 李克强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并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
    7. 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
    8. 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
    9. 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英国外交大臣黑格
    10. 1951年英国对新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立场转变的原因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