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多边外交史
衣新发:2007年德国“黄色间谍”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12-03-07    作者:衣新发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1-12-07
  字体:(     ) 关闭窗口

  《明镜》周刊是一个在德国发行的周刊,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2007年8月27日出版的第35期《明镜》周刊,封面是一个黄色面孔的人从由中国国旗变形的百叶窗后向外窥探,大标题为“黄色间谍”。该杂志当天刊发了14页的长篇报道《沙粒原理》。报道指责在德国和在德国驻华企业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工业间谍活动与中国有关,甚至称德国国家关键部门的电脑频频遭到“来自中国黑客的攻击,这些黑客显然受到国家支持,很有可能来自军方”。报道还将矛头指向27万名中国留德学生和学者,称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间谍。该期周刊出版以后,旋即在德国华侨华人中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德国华侨华人较大规模的文化维权活动。

  “黄色间谍”案导火索:《沙粒原理》

  2007年8月26~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其访问中国期间,《明镜》推出《沙粒原理》一文,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的。

  笔者共整理出10个主要分论点及相关论据,并对其部分论证模式加以简要概括和评论。

  论点一:中国的情报机构带着一支间谍大军猎捕德国技术诀窍,甚至柏林的联邦部门也成了黑客攻击的受害者。

  论据:总理府主任托马斯·德·麦西尔召开了情报形势会。联邦宪法保卫局负责反间谍工作的副局长汉斯·埃尔马·兰贝格描述,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中国兰州、广州以及北京的对计算机的攻击。在总理府、外交部、经济部和科研部发现了中国的间谍程序。

  论证:这幕后显然隐藏着一群被兰贝格归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国国家黑客,而被黑客攻击的政府电脑中的信息“根本只有国家机构才会感兴趣”,正如宪法保卫局在其秘密报告中所写的那样。“出于这个理由,那就必须假定,中国国家参与了这些电子攻击”。

  笔者认为,在第一个论点及其论证过程中,该文作者显然以猜想和捕风捉影的方式,做了肯定的、对象为中国网络黑客的“间谍指控”;同时,如果德国宪法保卫局的秘密报告果真存在,这般德国记者如何能够得到该秘密报告?如果记者能够得到,那还叫“秘密报告”吗?此外,在作者们捏造的所谓“秘密报告”的表述中,其推论基础建立在“假定”之上。这模糊又模糊的层层迷雾,注定其论证是站不住脚的。

  论点二:普遍意义上,中国人在国际范围内开展进攻,并从中截取情报。

  论据:他们偷盗德国展销柜台的手提电脑、德国公司计算机里的数据。他们敲诈外国人在获得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必须交出结构设计方案。他们不仅复制包装,而且干脆将整套包装设备一起复制了。

  论证:他们盗窃西方的精神财产,使这场不计代价的战争早已具备了一场争取最高奖的战争的性质,那就是争得高技术领域的世界市场领先地位。

  笔者认为,如果将论点二中的“中国人”换为“德国人”或“美国人”,其表述同样成立,因为国家之间从来就是合作中伴随竞争、竞争中伴随合作,双方权衡利弊,最终能够达成一致,因其本来就是“普遍意义上”的。从这个角度出发,上面的论据和论证就失去了意义,同论点之间并没有实质的联系。“偷盗”和“敲诈”本来就是带有负面感情色彩的内心复杂情绪的流露,多用于描述个人,用这种词汇不加区别地描述“中国人”明显缺乏根据和充满偏见。对于“复制”,中国正在严加治理,并非“系统和理所当然”。同时,中国“争得高技术领域的世界市场领先地位”并没有错,德国竭力想争取的不也是这一地位吗?

    1. 德国地方选举中的政治智慧与人生哲理
    2. 蒋尉:德国“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及借鉴
    3. 德国驻华大使:中国下步改革的最大动力来源于创新力
    4. 对历史的反思:德国与日本的不同态度
    5. 浅析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6. 工业4.0之路走到哪一步了?
    7. 德国持之以恒治理大气污染
    8. 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马凯
    9. 2015年德国汉诺威IT展开幕 李克强视频祝愿 马凯致辞
    10. 推动中德经贸由“互补”走向“互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