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研究
吴玉章与文字改革
发布时间: 2010-12-13    作者:国史网编辑    来源:国史网 2010-12-13
  字体:(     ) 关闭窗口

  2、推广普通话

  吴玉章认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读音不统一,汉语存在着严重分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利的。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国防和文化的发展,为了给文字拼音化创造条件,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是十分必要的。

  推广普通话是遵照“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方针进行的。首先在各级各类学校用普通话教学,其次在部队和机关中提倡使用普通话,再次是把普通话逐步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以便逐步做到汉民族语言的统一。

  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建立组织,加强领导。要积极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要培训教学普通话的师资,要调查研究各地方言,编辑各种教材。要出版各种拼音读物,帮助推广普通话。

  应该说明,学习普通话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会说北京话,而只是说要能发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语音,即正确的统一的标准音。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因此,不要误认为每个人都要学会北京人说话,而产生畏难的思想。

  另外,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方言。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它不能用人为的方法来消灭。因为方言也是一种有用的交际工具,它是为某一特定地区的人民服务的。但它有地区的局限性,成为互相了解的障碍。为使各地区的人能够互相交际,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方言之外学会普通话。

  3、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经过长期研究用拉丁字母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了。吴玉章说,这是中国人民六十年来创造汉语拼音字母的总结,但它还不是拼音文字方案。有了这个方案,将来有可能在它的基础上拟制拼音文字方案,但拼音方案和拼音文字方案到底是两回事。拼音方案的主要用处是:

  ①给汉字注音,以提高教学汉字的效率。首先用来在小学语文课本和北方话区的扫盲课本上注音,并在儿童读物、连环画、通俗报刊上注音,以使初学文字的儿童和文盲,依靠拼音阅读书报和认识更多的汉字。字典和词典自然也应该注音,一般报刊上可以用来给冷僻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注音。

  ②帮助教学普通话。教学普通话光凭口耳传授容易忘记。用拼音字母编教材、读物、字表和词典,校正发音,才能收到成效。

  ③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的共同基础。现在许多少数民族还没有文字,或虽有文字但有缺点,需要改革。如果各兄弟民族在自愿条件下,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创造文字的共同基础,对各民族文字吸收汉语词汇来发展自己的语言,对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和交际,都将带来很大的好处。

  ④解决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的翻译问题。过去中国人名、地名的音译,在对外文件和书刊中沿用威妥玛式等拼法,既不正确,也不合理。翻译外国人名、地名和科学技术术语,也存在问题。这些,都可以利用拼音字母合理地解决。

  ⑤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可以用拼音字母编印各种汉语教材、读物和词典,帮助他们学习汉语。

  ⑥解决编索引问题。汉字没有严密的排列顺序,不论是排一个名单,在字典里查一个字,或在电话簿里找一个号码,都很费时间。拉丁字母有固定的排列顺序,按它的顺序编索引、词典、书目、卡片和排列档案、资料等,既简便,又严密,检查起来很方便,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⑦用来解决电报、旗语和工业产品的代号等问题。

  ⑧用来进行有关汉字拼音化的各项研究和实验。

  有人怕实行文字拼音化以后,原来识字的人都变成文盲了。吴玉章认为,这是不合实际的想法。因为实行汉字拼音化以后,将有一个相当长的新旧文字并用的过渡时期,且都是社会上通用的合法文字。这样,已识字的人不仅不会变成文盲,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学会和精通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几个月就可以学会,对于知识分子是决不费力的。

  有人怕汉字消灭,吴玉章说,在过渡时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使用范围将相应的缩小,但仍将作为一种古典文字永久保存下来,永远有人学习,永远有人使用,汉字要不要废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埋在地下几千年的甲骨文,我们尚且要发掘出来研究,对于发生了伟大作用的汉字,决没有消灭的道理。

  有人怕古代文化遗产无法继承。吴玉章说,这种看法似乎只要继续使用汉字,文化遗产就能自然继承。其实不然。因为现在识字的人能读懂古书的人很少,即使不改革汉字,未必能继承文化遗产,而改革了汉字,仍然能够继承文化遗产,文字改革和继承文化遗产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因为在改用拼音文字后,我们还要培养汉字学的人才,建立专门机构,系统地整理、研究、校订、注释、翻译、出版各种优秀典籍。这样可以使不识字和虽然认字但读不懂古书的人也能读懂古书,这才真正解决了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有人认为拉丁字母好是好,可惜不是我们中国创造的,用它来拼写汉语,总有点别扭。吴玉章说,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字母,几乎都是外来的,他们并不因此而觉得不合适。可见,字母是跟火车、轮船、飞机一样,是没有阶级性的,谁用它就为谁服务。外国有用的东西我们拿过来为我们服务,就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了。

  有人担心:拉丁字母是不是能够正确拼写中国话,或者是否会影响我们的爱国心呢?吴玉章说,不会。因为字母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我们用拉丁字母来记录中国的语言,决不会使中国原来的语言有所改变。用拼音字母拼写出来的正是标准的汉语,丝毫不会影响我们民族语言的纯洁,也不会跟正当的爱国感情有任何抵触。

  有人担心,用拉丁字母来拼音,将来我们拼音文字的名词也会有多数少数,男性女性中性,第一格第二格,变成英文、德文或者俄文一样。他说,文字改革是改革文字,不是改革语言,语言是不能改革的。将来我们拼音文字的文法,也还是汉语的文法,决不会变成外国语的文法。

  吴玉章认为,完成上述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就是为过渡到汉字拼音化作实际的准备。在过渡期内,要用拼音方案研究和实验拼音文字,解决词的连写规则问题,同音词区分问题,词儿的定型化问题,文言成分和外来语的拼写问题。一句话,要解决切合实际的正字法。在有了实际上的拼音文字以后,仍然要在人民群众中试教、试学、试用。在推行中,将有一个汉字和拼音文字并用的过渡时期。只有当拼音文字比汉字更好更为适用的时候,汉字才会被拼音文字所代替。文字改革是一项极其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在实行汉字拼音化的过程中,既要防止急躁冒进,也要反对消极保守。

  关于汉字的前途问题,吴玉章说,汉字是永远不变,还是要变呢?它是用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别的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不忙去作结论。但汉字总是要变的,总是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不仅如此,世界各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将来总有一天会逐渐接近和统一。但这些都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任务的范围。

    1. 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2. 汉字与汉字文化圈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探究
    4.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
    5.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6. 关于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几点思考
    7.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群众工作思想述略
    8. 中国当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思想与实践
    9. 从制度创新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的发展
    10.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初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