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汉字拼音化要采用拉丁字母
吴玉章对世界各种拼音文字所采用的字母进行了比较,认为拉丁字母比较优越。早在制订《中国拉丁化新文字》时,他就主张要制订真正通俗化、大众化、国际化并合于现代科学要求的文字。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只有采用拉丁字母使汉字拉丁化才有可能。
新中国成立后,在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过程中,吴玉章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组织制订了汉字笔画式的、斯拉夫字母式的和拉丁字母式的等多种方案。在中央选定拉丁字母后,他就《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采用拉丁字母作了以下论述:
(一)拉丁字母笔画简单,构形清楚,在阅读和书写上都比较方便。
(二)从国际上看: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的符号,我们采用它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有很大好处的。
(三)从国内看:拉丁字母在中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传统。利玛窦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是我国最早的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十九世纪下半期,中国各地教会拟订了17种方言罗马字,供教民使用。英国人威妥玛用拉丁字母拟订的方案及邮政式方案,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1906年朱文熊用拉丁字母的“江苏新字母”,也得到传播。1926年产生的国语罗马字,1931年产生的拉丁化新文字,至今还有人使用。东北的铁路电报还在使用拉丁化新文字。因此,我们采用拉丁字母是有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
(四)从科技方面看:拉丁字母是国际公用的符号,是现代科学中不能不用的字母,无论是代数、几何、三角,或者是化学、物理,或者是动植物的学名、医生开的药方等,都是使用拉丁字母的。可见拉丁字母是每一个具有现代文化知识的人本来应该学习的,采用它来拼写汉语,并不增加额外负担,且有因利乘便的好处。
因此,《汉语拼音方案》应该采用拉丁字母。
四、文字改革要有步骤地进行
吴玉章认为,汉字将来总有一天要实行拼音文字的。但是从现在起到实行拼音文字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是因为:
(一)我们几千年来使用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人民缺乏拼音的习惯和知识,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二)我国的方言十分复杂,分歧很大,普通话还没有普及,人民需要有一个学习和掌握普通话的过程。因为如果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为依据,拼音文字就难以实现。
(三)汉语词汇中的同音词较多,有些同音词用汉字写出来可以懂,说出来则不好懂,需要有一个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的过程。
以上三种情况决定了汉字要改成拼音文字,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好让我们解决上面所说的困难问题,为实现拼音化做好准备。
至于如何过渡,吴玉章认为,要遵照周恩来总理1958年在全国政协所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规定的三项任务,努力工作。这三项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简化汉字
吴玉章认为,汉字简化不是汉字的根本改革,而只是文字改革的初步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精简汉字的笔画和字数,以减少汉字在记认、书写、阅读和印刷中的困难。
汉字简化工作是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方针进行的。约定俗成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很多简笔字,是群众的智慧所创造出来的。首先采用群众所创造、并且为群众已经习惯使用的那些简笔字。其次,运用群众习惯使用的那种简化方法(如同音代替、草书楷化和减省笔画等)来创造一部分简笔字。再次,把汉字的某些组成部分——部首和偏旁——逐步简化,类推到同一偏旁的汉字。这样,很多汉字可以简化,但我们不主张一次简化很多字,而是稳步前进。就是说,不是一次简化,而是分成若干次,并且每次公布的简化字,还可以分批推行。
在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公布后,吴玉章主张要继续简化汉字的工作,争取在日常应用的六、七千个汉字中,有一半左右得到简化。要拟订通用汉字表,把目前通用的字(包括常用字和虽不常用但是必要的字)同目前已经不通用的字划清界限,拟出通用字表,然后在通用字的范围内淘汰异体字,使通用字减少到一个合理的最低限度,将汉字定数、定形、定音,加以规范化。要刻制汉字标准铜模,使印刷体同手写体尽量一致,并且逐步统一铅字规格,以提高印刷质量。要研究改进汉字检字法,把现有的各种检字法加以改进,或重新拟制一种合理的汉字检字法,逐步消除目前汉字检字法中的分歧混乱现象。要推广汉字在报纸、杂志、图书和公文函件的横排和横写,使人们养成横写、横读的习惯,为汉字拼音化创造条件。
有人认为简化汉字是“俗字”、“别字”。吴玉章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汉字从产生起,就不断变化着,而且总的趋势是由繁变简,例如我国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就有不少一字异体的字,它们之间的繁简差别很大,可见简体字是一向就有的,其历史与所谓“正字”一样地古老。我们把群众所创造而为群众喜见乐用的简体字作为正字,并用来印刷书报,以减少学习和使用文字的困难,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有人认为推行简化字会造成文字混乱。他说,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的汉字确实存在着许多混乱现象,我们推行简化字,是从各种不同写法的汉字中选定的一个简单易写的,而把其他的字废除,正是减少许多汉字在字形上的混乱和分岐,达到汉字逐步标准化的目的。
有人认为现在的汉字简化方案简化的太少,缺乏系统性,而主张全盘系统的简化。他说,这个主张看起来似乎合理,但实际上是一种空想。因为汉字本来就不是一种系统的文字,要给几千个字都找出现成的形旁声旁是不可能的,即使新形声字能创造成功,再造一套新字,对未识字的人,仍比学习拼音文字困难,而对已识字的人却要从头学起。因此,采用一般习用的简化字,代替笔画繁杂的字,却不失为过渡时期一种权宜的办法。这种办法虽不理想,但切实可行,对已识汉字和初学汉字的人都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