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人口资源与环境变迁史
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7-04-27    作者:刘华;陆炳静;王琳;朱晶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2016-04-30
  字体:(     ) 关闭窗口

  ——基于DID方法的实证检验 

  摘要:本文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利用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上的差异,采用DID方法识别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并测算不同时期政策影响的贡献率。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政策是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1989年汉族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的78.5%可由计划生育政策来解释。2000年和2011年的政策解释度下降,贡献率分别为35.57%和32.13%。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同孩次和孩子性别组合的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一孩而言,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尤为突出。对于多孩而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更集中体现在高孩次上。目前日益放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但作用有限。 

  全文见附件 

  1. 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_基于DID方法的实证检验_刘华.pdf
  1.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逆淘汰?
  2.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直接成本估算:1997~2012年
  3. 中国人口数量发展轨迹:从“独生子女”到放开两孩
  4. 新中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探索(1949—1957)
  5. 王爱云:1978~1985年的农村扶贫开发
  6.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影响因素
  7. 建国以来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