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中原经济区的调研与思考

阅读提示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三大经济区之后,于1985年中原13市联合成立的又一庞大经济区域。
现包括山西 、山东、河南、河北四省接壤区十三个地(县级):山西省的长治、晋城;河北省的邯郸、邢台;山东省的聊城、菏泽、临清;河南省的新乡、安阳、焦作、濮阳、鹤壁、济源。目前总区域国土总面积97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601.6万人,119个县(市、区)。
中原经济区有着自己的独特定位: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围绕定位,中原经济区明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成就;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党中央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河南省立足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思考,重新审视中原大地的战略方位,抢抓新机遇,谋划新布局,进一步确立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