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体制改革史
邓力群:《工业七十条》起草始末
发布时间: 2012-03-07    作者:邓力群    来源:百年潮 2011-12-07
  字体:(     ) 关闭窗口

  毛主席看了《工业七十条》表示满意

  北戴河会议一个来月,差不多就是搞这一个条例。8月中旬,在小平同志主持下,经过中央书记处四天会议逐条讨论修改,这个文件已经同最初的面目大不相同了。小平同志很满意。书记处会议后,薄一波又同李雪峰和我一起,将整个文件的文字从头至尾推敲了一遍。

  8月15日,邓小平、彭真、李富春、薄一波四人联名向毛主席和政治局常委写了一封信,送上这个《工业条例草案》。这时,文件的名称是《国营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条例(草案)》,共70条,故简称《工业七十条》。整个文件前面是“总则”(1~6条),后为十章:第一章,计划管理(7~11条);第二章,技术管理(12~19条);第三章,劳动管理(20~24条);第四章,工资、奖励、生活福利(25~31条);第五章,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32~41条);第六章,协作(42~47条);第七章,责任制度(48~53条);第八章,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54~57条);第九章,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58~61条);第十章,党的工作(62~70条)。

  据说,毛主席看了,表示满意,说:我们终究有了一个自己的管理工业的条例,有了我们自己的东西。

  8月15日当天,中办就将《工业七十条(草案)》和邓小平、彭真、李富春、薄一波四人的联名信印发给即将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各同志,要他们提意见。

  庐山会议上的讨论

  1961年8月23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庐山开幕。薄一波同志就条例的起草经过和主要内容,特别是它的针对性作了说明。小平同志在讲话时说,这个《工业七十条(草案)》提交会议讨论,将采用《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办法,会后发下去试行,在试行中再修改。

  没有想到,在庐山会议上又引起了风波。上海的柯庆施,还有北京的什么人,在小组会上发难,指责这个条例总结总路线、“大跃进”的正面经验不够,大搞群众运动不突出,没有提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干,对政治是统帅是灵魂阐述不够,对党委领导写得不鲜明,等等。总之,是否定“大跃进”的成绩,否定群众运动,否定党的一系列正确主张,照这个条例办,就要回到“大跃进”以前的老路上去了。还有人说了一句很尖刻的话:看来看去,这个条例是刚从苏联回来的人起草的。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这些议论可能汇报到毛主席那里了。主席就责成彭真主持起草一个执行这个条例的党中央指示,把人家提出的那些问题,“大跃进”时代的语言,解放思想、群众运动那些话,都写到指示里面去。这样,就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1961年9月15日)》,通称“工业八条指示”。这八条指示是:一、切实地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二、在工业管理中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三、在全面安排的基础上,抓住中心环节,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四、努力增产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稳定市场;五、加强经济协作;六、切实整顿企业的管理工作,从“五定”着手,严格实行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七、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八、加强纪律性。仔细看,它同《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和为试行这个条例而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1961年9月16日)》完全是两个调子。

  1961年9月16日,彭真同志将指示信和修改后的《工业七十条》报送政治局常委,附信说明:“六个大区的同志已阅,均无意见,认为很好。”17日凌晨,毛主席批示:“指示及总则已阅,很好。”主席和总理审阅时都把原来题目上的“管理”二字圈掉。七十条最后定稿的题目是《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邓小平对庐山讨论的反应

  庐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的时候,小平同志到朝鲜访问去了。《红旗》是胡绳去参加的,我在北京看家,没有上庐山,马洪、梅行去了庐山,回来一肚子意见。

  后来,在酝酿开七千人大会的一次书记处会上,说起上述情况,小平同志才听到那些讨论中很尖锐的话。那句有代表性的话是:看来,这个条例是刚从苏联回来的人起草的。小平同志听了很反感,立即说:“我倒是留过苏,但不是刚从苏联回来的。”

  为进一步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和《工业七十条》,有必要开一个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时确定的主题是反对分散主义,强调集中统一。小平同志主张让全国的县委书记都到会,这就有两千多人,加上省级干部就有三千多人了。我建议是否让大中型国营企业的党委书记也参加这个会?因为这个会既要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又要贯彻《工业七十条》。小平同志同意,于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没有过的七千人的扩大会议。会议的正式名称叫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共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重要厂矿党委及军队的负责干部,共七千多人,习惯称“七千人大会”。

  会议的正式文件有三个:一个是《人民公社六十条》;一个是《工业七十条》,会上就发小平同志主持定的那个七十条,小平同志也没有反对;一个是后来定名为《毛泽东同志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和在两条战线上的斗争》的文件。

  《毛泽东同志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和在两条战线上的斗争》这个文件,是把毛主席1958年以来关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指示,包括开展两条战线斗争的指示,整理到一起,统一大家的思想。这个文件是由我主持整理的,马洪、梅行等参加,我们把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的要点都编进去了,总共有3万多字。编好之后,陈伯达读改了一遍。他把我们从《论十大关系》中选编的内容删掉了一些。

  这个材料先送给邓小平等同志看,没提什么意见。然后送给毛主席,他看了之后,总体上没有提不赞成的意见,但对用这种摘编的方法来表述“十大关系”不赞成,说:哎呀,“十大关系”被你们这样一摘,就变成一些破烂的布条了。就是说,他感到这样一搞,把他的完整的思想肢解了。但他没说不让印发。这份材料还是印了八千份,发给出席七千人大会的同志。(出自《百年潮》2011年第12期)

  

    1.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
    2.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的历史性贡献
    4. 论邓小平对我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贡献
    5. 刘国新:从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到总体小康的实现
    6. 邓小平关于经济改革和发展论述中蕴含的宏观调控思想
    7. 姬文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与完善
    8.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及其深远意义
    9.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
    10. 论邓小平的西藏工作思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