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俄罗斯很多学术研究机构和高校举行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2月份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中国和东亚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举办的学术会议,6月30日远东问题研究所和《远东问题》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圆桌会议。
俄罗斯学者如何评价新中国60年发展的成就及其经验
(一)俄学者关于新中国60年发展成就的评价
1.“20世纪中叶殖民地各国争取解放斗争的一座耀眼灯塔”
俄学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新中国的诞生,催生了一系列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敲响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丧钟。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М.Л.季塔连科教授认为,中国60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为20世纪中叶殖民地各国争取自身解放斗争的一座耀眼灯塔,导致了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崩溃”。
2.“真正的奇迹”
俄学者对于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成就、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个30年的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远东问题》杂志副主编Я.М.别尔格尔在参加6月圆桌会议时简要地列举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经济成就:(1)建立了成分和结构多样的市场经济的基础。(2)局部地形成了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3)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得到极大增强。(4)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从1978年至2007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速度,其结果是中国经济从排名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位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根据很多生产指数来看,中国都已经排在世界第1位。(5)商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0亿美元,这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排名世界第3位。(6)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贫困人口已经从2.5亿人减少到2000万人。(7)分配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按劳分配的同时,实行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不少俄学者用“奇迹”一词来刻画中国60年的迅速发展,比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副所长С.Г.卢贾宁教授指出:大量出版物频频使用的“中国经济奇迹”,意指始于1978年的中国领导人倡导的改革开放战略的成功实施。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В.Г.格尔布拉斯也用“奇迹”一词高度评价了中国的高速发展。
罗伊·梅德韦杰夫在其《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一文中认为:“世界还不曾见识过如此大的国家在数十年时间里如此迅速而顺利的改革先例,今天中国的成功得到了所有观察家的承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副所长А.В.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指出:“从主要的经济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外贸额、吸引外资额、黄金储备等指数来看,中国已经成为让世界各国不得不刮目相看的重要力量之一。”
3.“各方面都发生了宏大变化”
俄学者认为,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而且在对外关系、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比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Ю.А.杜比宁教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政治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今天的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它积极参与诸如保障国际安全、国际合作以及限制军备竞赛等各种国际活动。2009年俄罗斯外交部长С.В.拉夫罗夫在接受俄罗斯学术杂志《远东问题》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世界性大国。
俄学者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增强。尽管目前中国的综合军事实力还落后于美国、俄罗斯等国,但是中国军人在本国享有崇高的地位,比如,“在最近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有371人被选入中共中央委员会”,其中,“17%的中央委员是将军”,而在俄罗斯,情况则完全不同,因为“在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俄罗斯政治家名单中,有不少大商人,却见不到将军”。“今天,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陆军,这支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中国正在逐步地增强海军和空军的实力。中国成功而迅速地发展了自己的宇宙研究和宇宙规划。”此外,“中国还拥有强大的安全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