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出席北京论坛闭幕式并应邀发表演讲 人民网记者 陈叶军 摄
11月7日上午,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为主题的第五届“北京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落下帷幕。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出席闭幕式并应邀发表演讲,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金在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分别致辞。仪式由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主持。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先生围绕“全球化世界中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发表了特邀报告。布莱尔先生很欣慰本次北京论坛将“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定为主题,其中一个分论坛主题为“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他认为这样的学术讨论是非常及时有效的。同时这也表明中国正在参与到重要的国际事务上来,发挥着自己的领导才能,这可以大大促进东西方关系的发展。
文明的宗旨是什么?
——每个人各尽其能、构建和谐世界
布莱尔指出,文明的宗旨是创造各种条件让所有人各尽其能地生活在同一个和谐世界中。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宗教信仰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信仰能推动文明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样可能会起到阻碍的反作用,使不同社会走向封闭和分隔。
布莱尔说,以他的经验来看,要想理解一个国家,不能光看它的政治宣言,也不能只研究它的经济数据、生产总量,要想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去深入研究他的文化、传统,所有这些都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和大部分国民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表现出良好的意愿参与到这个事务中来,这将大大促进东西方关系的发展。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也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多元化,那么中国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不仅对全世界有重大意义,而且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研究和学习的素材。换一个角度说,在世界其他国家,宗教信仰对于这些国家的稳定和和谐也会产生影响,这同样也是中国要去研究和了解的。
布莱尔说,宗教信仰的双重作用就在于它既有能力造福社会,又是恐怖主义等一些冲突的源泉。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大部分冲突都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既然宗教信仰有着双重影响,那么如何确保它能够发挥其正面作用造福于人类、促进世界和谐呢?布莱尔认为,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宗教信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缔造价值观,而不是要引发意识形态斗争。布莱尔表示,上个世纪我们经历了非常激烈的意识形态之争,但是在21世纪,我们不会再重蹈覆辙。
在布莱尔看来,孔子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神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最伟大的宗教的共通之处,就是要敬爱上帝,而这种爱的精髓实际上就表现在“爱邻如己”、“推己及人”等悲天怜人的情怀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宗教信仰和哲学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通过宗教信仰创造价值观,也就是说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宗教是要鼓励大家相互友爱、相互合作,我们要表现出友爱和同情,这样才能够让社会更加有效的运转,更加和谐。宗教鼓励大家表现出更强烈的慈悲心和勇气,这才是宗教的本质所在,而不是那些仪式,那些教义,或者抽象的神学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