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防体制和法制
澄清军史6大虚假传言:中国军队有“文职将军”吗?
发布时间: 2010-11-29    作者:徐 焰    来源:人民网 2010-11-2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在抗美援朝和南疆反击战中有多少女兵被俘?

  近年一些网站的贴文中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绘声绘色地描写抗美援朝和1979年南疆作战有多少“被俘女兵”,并大篇幅地描述所谓悲惨细节。真实的史实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只有一名女兵成为战俘,即1951年第五次战役期间被俘的第180师护士杨玉华。美军因感到对单个的中国女俘不便关押,便将其送入朝鲜人民军女战俘的战俘营。1953年停战后,杨玉华被遣返时在板门店交换场地展示了自己在战俘营中缝制的国旗,受到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当面慰问。

  在1979年南疆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没有任何女兵被俘,被俘的240人全系男性。在那场作战的阵亡军人中也只有一名女军人,系在汽车上遭伏击中弹牺牲。至于网上的诸多炒作和描写,都纯属子虚乌有,从某种意义上还反映出编造者的一种不健康心理。

  中国军队有“文职将军”吗?

  网站上提到解放军近年授衔的将军时,有些人将一些从事文艺、科技工作的文职人员称为“文职将军”,甚至还把某些人具体地说成什么“文职少将”。事实上,中国军队的军语和衔级中根本没有“文职将军”,军队报纸上对此也专门有过澄清,未注意到这一点的网友仍相信或沿用这种不正确的称呼。

  解放军和武警中的文职人员(包括演艺人员)只有专业技术级别,而没有军衔。社会上一些人误将他们中间某些级别高的人称为“文职将军”,主要源于2001年2月军队四总部提高高级专家待遇规定中对服饰的更改。根据这一待遇规定,文职专业技术三级以上的人员的军装帽饰改金黄色,肩章加将军松枝叶,由此从外观看有点像已授军衔的少将(若看将星还是有重大区别)。这些人享受的待遇,也相当于军级干部,甚至在收入方面更高些。

  军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演艺人员)得到较高级别待遇,发给的军装上有些饰物变化,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他们的关怀,却并非授予“将军”这一有很高军事荣誉的军衔。类似情况在地方部门也有很多,例如一些高级专家和演员也享有相当于部长、副部长乃至更高的待遇,却不能根据“官本位”的观念和待遇级别将他们称为“部长级专家”、“副部级演员”,社会上和网站上对“文职将军”这一流传甚广的错误称呼自然也应予以纠正。

  网络上谈到军事和历史问题时,错误的传言可谓不胜枚举。例如近年网站上转载的一些长篇的战史文章,有许多是从胡编乱造的“地摊书”和一些人为谋利杜撰出的所谓“纪实”、“实录”中抄来,在许多问题上误导了读者。再如一些讲述抗日战争史的网贴,也大量引用当年国民党政权和台湾方面夸大吹嘘的虚假资料。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出现这类混淆视听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对待方式应是及时揭露其谬并说明真相,这才是对读者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历时13年编纂完成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3. 盛世述伟业青史著辉煌——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一至第六卷出版之际
    4. 改革开放以来军史编研工作的主要成就及做法
    5.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春节”拥军优属运动研究——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
    6. 新中国成立初期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史事探析
    7. 一个军医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8. 根据口述抗美援朝战争史探析志愿军医疗救护相关情况
    9. 朝鲜战争与核武器
    10. 石善涛: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