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罗元发老将军赠我一本他写的回忆录,并深情地回忆:
“1950年元旦前夕,一场大雪,窗户玻璃都结上了厚厚的冰凌。我们六军的党委会议室内热闹非凡。新疆军区王震司令员十分高兴地说:‘毛主席给了我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我们到新疆后,主要的是要为各族人民办好事,要屯垦戍边,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展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肩负起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生产队的光荣任务……’进行大规模生产,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因此,决定兴修迪化(即乌鲁木齐)红雁池及哈密水利枢纽。
“一天,在庆祝新疆和平解放的联欢会上,我对陶峙岳将军说:‘在您方便的时候,我想看一看迪化附近垦区原有的水利设施。’陶峙岳将军欣然应允。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带了侦察科长和秘书与陶峙岳将军同乘一辆美式中吉普车出发了。
“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山区,从乌鲁木齐市区流过。它像一匹无缰的野马,给边城人民带来了无数灾难,而下游万亩荒原却又缺水,无法生产。
“吉普车经过南梁、三甬碑,很快就到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新疆第一个水库——迪化红雁池水库。一位水利工程师早已恭候在那里。我们下车一看,水库大坝上下散乱地堆着无数片石,土红色的代水泥遍地抛撒,整个工地一片狼藉。陶峙岳将军指着大坝,无限感慨地叹息道:‘红雁池工程没完没了,花的钱用金子也垒得起来咯!……国民党就是腐败!贪污、吸血——包工头肥得使人担心他的肚皮都会撑破的哟!’
“我看看红雁池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倒是十分优越,便问:‘这座水库能蓄多少水啊?’
“‘计划5000万立方。’那位工程师回答:‘不过,从没蓄够设计容量。’
“‘为什么’?陶峙岳将军追问起来。
“‘关键是大坝工程没全部竣工。’
“眼下的一切都十分清楚了,我立刻对他们说:‘就让咱们一起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吧!’接着,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明年5月放水以前竣工。’
“我的这些话,使在场的几名起义的原国民党工程技术人员听愣了,看得出他们心里在想:谈何容易哟!资金、人力、材料、工具……这一切都需要解决啊!
“后来,我们还察看了高闸、低闸……特别是在引水渠那里,我们停留的时间虽然短,但谈的事情却是那样多。这里是将天山雪水从乌鲁木齐河引进红雁池储存的惟一通道,而这一段又大多是土石垫方。处在高寒地带的新疆,冬季低温寒冷,引水渠易于冰冻,积压的冰块会很快堵塞而无法疏浚。在这松散的土层上修起的水渠,时常都有渗漏和被挤压冲垮的危险。而一旦坍塌,库容之水便会倾泻而出……陶峙岳将军和我一再叮嘱工程技术人员:请你们把各人的聪明才智拿出来,尽快搞个设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