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湖南四清运动述评
发布时间: 2009-09-08    作者:戴安林    来源:中国期刊网 2009-09-0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四清运动的全面铺开阶段(19649月至19668)

  19649月上旬开始,湖南省委在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省农村全面系统地铺开四清运动。第一期首先在302个公社,4097个大队,4万多个生产队及所在地区的工交、财贸、卫生、文教等基层单位进行,为此派出了工作队员8.6万余名,加上中央机关、中南局和省直机关干部4500余人,全省共组织了9万多名工作队员,其中县委书记以上的干部337,深入农村,按照试点时模式分三个阶段开展运动17

  与此同时,9月中旬,湖南省委又决定从一些市县抽调集中工作队员7000多名,在湘潭市开展城市系统的四清运动试点工作。城市的四清运动试点基本上沿用农村四清运动的方式方法进行,分为四清和建设两大阶段。

  四清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发动群众,组织队伍。四清运动工作队一入厂,就与工人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发动群众为主,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宣传政策,了解情况,进行个别发动;另一手抓教育干部,启发干部自觉革命。在初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召开职工大会,作开展运动的动员报告,根据“双十条”精神联系实际,大讲阶级和阶级斗争,说明这次四清运动的伟大意义,然后组织群众学习“双十条”,开展大鸣大放,贴大字报,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盖子。

  第二、掀起干部洗手洗澡高潮,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干部大多数的团结。在发动群众,揭露矛盾,初步组织起阶级队伍的基础上,召开革命工人代表大会和干部会。领导带头,洗手洗澡,掀起干部洗手洗澡高潮。通过干部洗手洗澡,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团结干部大多数,逐步实行群众、干部、工作队三结合。

  第三、清经济,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的斗争。开展对贪污盗窃分子,投机倒把分子的斗争,是整个运动中很重要的一段。首先是采取发动群众,政策攻心,查证材料三管齐下的办法,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发动落后层、知情人,以及“两反”对象的家属,造成大军压境的革命形势。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党的斗争策略,发挥党的政策威力,实行政策攻心,适时地选择几个问题多、交待好、退赔好的典型,以及个别错误性质严重、抗拒交代的坏典型开大会,讲政策,大张旗鼓地进行处理,号召有问题的人主动坦白交待,开展群众性的政治攻势,“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掀起坦白揭发问题的高潮。

  第四、清政治,挖敌人,开展对敌斗争。清政治、挖敌人,是四清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前一段发动群众,揭露矛盾,开展内查外调的基础上,大搞群众运动。首先由工作队主要领导人作报告,讲清目的意义,交待政策,发动群众深入揭发问题,号召有问题的人主动交待,争取从宽处理,大讲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给有问题的人指明出路,掀起坦白揭发问题的高潮。建设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企业管理革命。企业管理革命是四清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认真抓好企业管理革命,才能使运动真正落实在生产上。企业管理革命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揭发和批判企业经营管理上的资本主义倾向,建立一套合乎党的总路线精神和具体情况的管理制度,紧缩机构,精简职工,实现减人增产。在作法上,首先,放手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揭企业经营管理上两条道路斗争的盖子;其次,精简机构,改革体制,从实际出发,推广“集中到厂部,服务到班组”的先进管理经验;又次,突出政治,建立健全制度,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职工头脑,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毛泽东著作,并且经常化、制度化;再次,定员定岗位,精简职工,通过发动群众,集中揭浪费劳动力的盖子,统一思想,然后采取“三结合”的方法,自下而上,进行定员定岗位,精简职工。

  第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贯穿运动整个过程的重要任务,在运动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在建设阶段必须集中地抓一段时间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巩固运动成果,把运动真正落实到加强党的建设,巩固社会主义阵地,促进生产高潮上来。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足干劲,搞好生产,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党、团员和干部的鉴定,重新登记党员。

  二是做好组织选举。采取群众、上级党委和工作队“三结合”的方法,共同提出候选人名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行投票选举。

  三是做好组织处理工作。在进行组织处理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务必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性质准确,结论恰当。

  四是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群众监督干部。

  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政治工作秩序,健全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六是群众性的总结运动。发动群众,以谈成绩、谈收获、谈体会入手,总结经验教训,掀起生产建设的新高潮。

  四清运动全面铺开一个月后,为了总结经验,指导运动的深入发展,1011日至17,湖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省、地委负责人下乡蹲点,搞四清运动的情况报告。会议认为,经过运动的初步接触,已经表明,“当前农村阶级斗争是十分严重,十分尖锐的”。就目前已掌握的材料看,“一干二净的党员和干部是少数的,犯有各种错误,甚至严重错误的党员和干部是大量的,蜕化变质的和混进来的敌人占统治地位的单位,可能超过三分之一”。会议指出干部队伍中的“右倾”是当前的主要危险。据此,省委检讨了前一段运动试点中依靠基层组织,从评功摆好入手的做法,强调运动是抓两手,:一手抓深入发动群众,另一手抓整党。会议决定应按照开展“四清”,对敌斗争,组织建设三个阶段进行,“在敌人当权的地方,首先要整恶霸,要夺印”。目前,还应在县以上干部和四清运动工作队中开展一场反“右倾”斗争,并逐步将这场斗争深入到区社一级干部中18。会议制订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干部管理教育意见(草案)》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发展生产力的若干要求(草稿)》。这一次会议,省委改变了运动中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规定,强调必须把放手发动群众放在第一位,首先解决干部中突出存在的问题。111日湖南省委写了一份《湖南省人委、省贫协筹委会关于在三种地区一切权力归贫协的通知(草案)》请示中央。《通知》认为,在四清运动中,已发现“有的地方基层干部躺倒不干以抵制运动;有的地方领导权被蜕化变质分子所掌握;一些地方领导权被地富反坏分子或新资产阶级分子所篡夺”。因此,决定这三类“问题严重”地区的政治、武装、经济、文化教育的领导权,要“统统拿到贫协组织手里,一直到选举出新的领导核心,移交权力时为止。”1912日中央批示同意,并转发全国各地参照办理。由此,许多地区的运动进入开展“夺印”,也就是夺权的阶段。这是“左”的错误进一步升级的重要步骤。

  1130124,湖南省委召开二届八次(扩大)全会,重点讨论四清运动。会上,省委第一书记报告他在湘潭县良湖大队蹲点,指导开展运动3个月的情况。他指出这个大队“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尖锐的,两级分化是严重的。在集体经济内部,普遍存在着剥削和反剥削的斗争”。

  他认定干部队伍中“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的超过三分之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左,不是过份的问题”20。基于省委主要负责人的这一认识,省委决定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重新调整四清运动的部署,原定半年完成的第一批运动地区,延长到一年。并为四清运动工作队制定了“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坚持四个第一、三八作风”的队风标准。按照省委部署,1964年底,随着四清运动的深入发展,工作队集中起来,搞“人海战术”,进行“大兵团作战”,9万多名工作队员集中到4000个大队,又从中抽调3.2万人集中到640个大队,使这些大队工作队员由20多人增加到50多人,有的生产队还成立了小工作组,对被定为“三类社队”的实行包办一切,大搞神秘主义,残酷斗争。湖南的四清运动全面铺开以后,“左”的错误思想急剧发展,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更为严重,武断地认为三分之一以上的基层政权领导权被敌人篡夺,因此,把夺权斗争作为运动的重要内容,不适当地进行清理阶级成份,有些地方还重新划分了阶级,运动完全撇开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上搞神秘主义和人海战术,造成对基层干部打击过宽过重的严重后果。

  1964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主持讨论制定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196511828,湖南省委举行二届九次全会(扩大),传达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二十三条》。全会认为,过去估计基层领导权“三分之一以上不在我们手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对于大多数干部的团结工作做得不够,该早解放的没有及早解放”。在总结检查前一段运动的基础上,全会决定纠正一些“左”的做法。会后,从省委到基层,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向干部群众宣讲《二十三条》,提倡在干部中采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革命的方法,整顿作风,改善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要求干部在四清运动中树立相信党、相信群众、相信自己的信念。省委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部分地纠正了前一段运动中对基层干部打击过宽过重的“左”的偏差,改变了由工作队包办一切,大搞神秘主义,残酷斗争等错误做法。

  这对于减少“左”的错误造成的损失,重新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稳定农村形势,促进生产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开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1。但是《二十三条》提出:四清运动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说他们有的是在幕前,有的是在幕后;支持这些当权派的人,有的在下面,有的在上面,“甚至有在省和中央部门工作的一些反对搞社会主义的人”,要追查“走资派”的“后台”,因此,在更“左”的观点指导下,把斗争矛头集中指向了各级领导干部,这就使湖南的四清运动继续沿着“左”的轨道向前发展,并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19657,湖南第一批进行四清运动的地区和单位基本结束,总计308万余人参加了运动。在运动中受到各种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占生产队以上干部总数的1.91%,受处分的党员,在农村占党员总数的5.88%,在城市占党员总数的1.8%。从8月开始,第二批农村四清运动和第一批城市四清运动相继铺开。农村第二批开展四清运动的新铺开的有27个县,加上原已开展尚未结束的10个县,共有1017个公社,1.44万个大队,14万个生产队,1000多万人参加了运动。投入农村四清运动的工作队队员一共有12万人,其中中央和省直单位组织了8700人参加。

  同时,城市的第一批四清运动,主要在株洲、衡阳、郴州三个城市的2294个企业单位中进行。随着运动的开展,省委反复强调要依靠工人阶级、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其他革命分子,团结中农,团结95%以上的群众和干部。同时,继续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开展第二批农村四清运动期间,湖南省委于196613日至7,在长沙召开了湖南省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4000多人出席。大会指出:“阶级斗争,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三项伟大革命的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矛盾,是农村中的主要矛盾”。会上批评了“阶级斗争靠贫下中农,生产斗争就要靠中农”的观点,强调在农村中要树立贫下中农的优势。大会选举和成立了以省委第一书记为主席的省贫下中农协会22。在第二批农村四清运动进行的后期,湖南省委在已于19644月提出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整顿教师队伍,将“地、富、反、坏分子”和“右派分子”等从教师队伍中清理出去的基础上,又对教师队伍的清理对象提出了30个字(即地富反坏右,党团警宪特,军师团营连、专县科乡保,僧道巫尼会,资代小牙娼),打击面不断扩大,有的县被清理回家的教师达千人以上,这显然是搞唯成份论。把有这样或那样历史问题的人,错误地清理出教师队伍,伤害了许多中小学教师,给全省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运动中,受处分的区、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一共5951,占已开展运动地区四级干部总数的1.6%,其中区干部占区干部总数的10.1%,公社干部占公社干部总数的12%,大队生产队干部占这两级干部总数的1.3%。区、社国家干部开除公职的209,撤职的82人。运动中,处分党员64157,其中清理出党的占6.8%,开除党籍的2.8%,不登记的3%,劝退的1%,留党察看的占1.8%,撤职的0.4%。非正常死亡1082,其中企事业单位87,干部58,公社书记以上的干部22,脱产干部82,不脱产干部317,群众304,五类分子212人。

  湖南的四清运动进行到19668,由于“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四清运动工作队被迫从运动的单位和地区撤出,使运动完全停了下来。至此,全省农村进行过系统四清运动的有1299个公社,18000个大队,18万个生产队。城市四清运动在湘潭市进行过试点以后,分别在株洲市、衡阳市和郴州市等进行的第一批四清运动也全部结束。

  四、基本评价

    1. 1949—1952年湖南粮食大调运
    2. 抗美援朝运动舆论宣传工作概述
    3. 谱写互补互动的协奏曲——长株潭城市群加快转型发展
    4. 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根本——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
    5. 湖南释放“后发力量”
    6. 山西农村“四清”运动述评
    7. 吉林省辉春“四清运动”探析
    8. 光明日报述评: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
    9. 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勃勃生机——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述评三
    10. 2010—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述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