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我眼中的青海
发布时间: 2010-10-22    作者:强 卫    来源:光明日报 2010-10-22
  字体:(     ) 关闭窗口

   我眼中的青海,还是一个奋进的青海

  西宁市南北山绿化让“青海好,青海好,青海山上不长草”的民谣变成了过去,极大提升了夏都形象。格尔木人克服自然条件的艰苦,硬是把“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都难”的荒漠变成了绿洲。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个一穷二白、民生凋敝的旧青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人民幸福的新青海。

  60年来,我们的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青海各族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谱写繁荣进步新篇章的60年;是伟大祖国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最强的60年。

  解放前的青海,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在藏区,还维系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或更为原始的部落制度,这是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进程,人民群众根本没有做人的尊严,更谈不上政治的权利。新中国成立之后,青海发生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共同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饱经苦难的青海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长期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第一次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我们坚持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废除了寺庙在经济、政治上的一切封建特权,保障各教派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保护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受干涉。

  旧制度的枷锁一经打碎,新制度的活力一经释放,社会生产力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起来。解放前,青海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当时,青海农村牧区“田园荒芜、十室九空、草原凄凉、人畜不宁”,全省没有一寸铁路,没有一家现代化的工厂,马步芳家族开办的所谓“八大工厂”其实不过是一些手工作坊。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青海也逐步建立完善起来。我们充分利用计划经济的优势,迅速建成青藏公路、兰青铁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机床厂、量具刃具厂、镁厂等一大批国有企业,奠定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巨大内在活力。我们抓住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全省跨越发展的后劲。现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益丰富和完善。

  60年来,青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社会财富日益丰富。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8.59%;西部大开发以来,年均增长11.9%。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81.27亿元,比1949年增长139.6倍,比1979年增长13.6倍。人均生产总值2004年突破1000美元,2009年达2849美元。

  ——特色经济不断壮大。2009年,全省粮食和油料总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2.5倍和43.1倍,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9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471.34亿元,是1949年的1954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有色金属、盐湖化工四大支柱工业以及冶金、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业四大优势工业形成并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工业和藏毯、民族服饰和沙棘、畜产品加工等特色工业开始崛起。如今,青海钾肥生产能力占全国的85%左右,藏毯、唐卡等民族手工艺品远销国内外,马铃薯、樱桃、草莓、酸奶、牛羊肉等特色产品也香飘四海,深受人们喜爱。

    1. 明确两个定位做好三项工作 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2. 青海:低碳循环助推绿色发展
    3. 青海:巡视增加专业力量
    4. 推进青海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5. 新形势下青海的使命与机遇
    6. 强卫: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7. 强卫:贫困不应属于母亲!
    8. 青海发现青铜时代遗址
    9. 青海发现首个亿吨级铁矿区
    10. 青海伊斯兰教和喇嘛教人士 曾分别组织抗美援朝宣传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