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三峡水库水位涨至175米首达工程设计最高蓄水位
作者:刘紫凌 吴植 廖君    发布时间:2010/10/27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这是10月26日拍摄的三峡大坝。10月26日,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的目标水位。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 综合效益可全部发挥

  26日9时许,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在三峡坝顶宣布:“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成功蓄至175米!”顿时,现场欢声雷动。在走过18年的建设历程后,三峡工程终于首次达到初步设计的正常水位。

  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这个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发电、通航、补水等各项功能都可达到设计要求,其综合效益可全部发挥,同时整个工程及水库将接受高水位的全面检验。

  三峡工程于今年9月10日零时启动第三次175米试验性蓄水。本次蓄水在总结2008年和2009年试验性蓄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兼顾了上、下游用水需求,较好处理了防洪、发电、航运和补水之间的关系。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表示,2008年以来,三峡集团公司、国家有关部门和库区省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175米试验性蓄水的规律。由此,今年的试验性蓄水更好地做到了充分准备、提前启动、科学调度、加强沟通,并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介绍,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枢纽建筑物变形、渗流、应力、应变等均符合规律,三峡水库坡岸地质状况整体稳定,入库泥沙趋势性减少,长江干、支流水质保持总体稳定,长江流域防洪形势平稳,三峡电站运行正常高效,航运态势持续向好。

  记者了解到,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将开展一系列建筑物监测和设备运行试验,对水库泥沙、水质变化等都有系统的观测计划。三峡水库高水位持续时间约2个月,之后,水库水位将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及下游航运、供水等需求逐步消落。明年汛前,水库将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以腾出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目前,三峡工程除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外,已全部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正逐步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阶段。未来几年,三峡工程还将继续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对工程继续进行全面检验。这期间,世界最大水电机组能否经受高水位考验,三峡枢纽能否持续安全稳定运行,三峡库区泥沙淤积情况和库区地质、水质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如何优化调度三峡水库等一系列问题都将进一步经受检验。

    1. 三峡工程历史回顾 孙中山首倡三峡建坝
    2. 三峡工程论战风云录:毛泽东亲自批示需反对报告
    3. 李先念与三峡工程
    4. “后三峡时代”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5. 学界聚焦“后三峡时代”
    6. 毛泽东与林一山谈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