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作者:谢登科 杜宇    发布时间:2010/09/18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9月17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李克强在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   

  9月17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为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国务院上个月在江苏召开了华北、华东片区11个省份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又请东北、中南、西南、西北等片区2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来京座谈。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李克强说,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今年是近几年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各地进展还不平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李克强指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办好这件大事,群众迫切希望,社会热切期盼,政府义不容辞。要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使处于“夹心层”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居民、新就业职工、新毕业大学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通过梯度消费逐步实现住有所居。同时,继续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解决好低收入家庭和困难职工基本住房问题。

  李克强强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通过建机制,做到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保基本,就是要使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众基本住房能够得到保障和支持;促公平,就是要使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困难家庭;可持续,就是要使住房保障体系建立起来并长期运转下去。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财税、投融资、土地供应和租金水平、户型面积、市政配套、准入退出等机制和标准,把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落到实处。他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工作安排中更加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公平公正分配,把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切实建成优质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

  李克强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措施,继续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积极增加有效供给,稳定社会预期,巩固调控成果,完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座谈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打算。10个省份政府负责同志发了言。

  据悉,今年全国计划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300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8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试点120万户。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2. 李克强在北京考察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
    3. 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已超过1000万套
    4. 李克强:确保质量和公平分配是安居工程的生命线
    5. 西藏:安居工程铸就“新农村”
    6. 李克强: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 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分配
    7. 盘点2011,十大民生政策
    8. 国史学会等在京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新中国成立65周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