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抗美援朝专题 >> 抗美援朝运动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济
华东及重庆等地工人 欢庆公布劳动保险条例 决心加紧生产保证抗美援朝胜利
发布时间: 2010-07-26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1951-03-05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华东及重庆等地工人  欢庆公布劳动保险条例  决心加紧生产保证抗美援朝胜利

  日期:1951.03.05

  版次:2

  正文:

  华东各地工人热烈拥护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险条例公布的消息传到各地后,工人们互相争阅报纸。上海市各厂的播音机、黑板报都立刻传播这项消息。该市国营第十九棉纺织厂老工人都高兴地说:“现在有了劳动保险条例做靠山,啥也不怕了。”苏南各地工人也为这一条例的颁布而互相恭喜。无锡市私营庆丰纱厂的工人并组织了腰鼓队到各车间报喜。许多工人都把现在的生活和解放前痛苦的生活对比着。上海私营申新第九纺织厂工人赵和尚回忆一九四八年二月二日“申九惨案”时的情形说:“那时我们工友不但没有得到要求资方配给的米、煤,反动派还用枪杆、装甲车来对付我们,打死了好些工友。今天人民政府不但保障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还照顾到我们的老年后事。”南京机械厂工人王其荣说:“过去谁来管我们工人死活呀!解放前我的右眼在做工时被化铁水(红铁浆)烫伤,老板不给医治不说,还不准我休养,结果眼睛便坏了。”南京私营新安纱厂女工高招弟在劳动保险条例公布后,痛心地说出了一件往事。她说,女工魏秀英曾因生活所逼,怀孕九个月还上厂生产,结果因劳动过度,小孩难产,为了保全大人的生命,只得忍痛将小孩头弄碎后取出。南京自来水厂的工人读了劳动保险条例后,立刻想起过去反动派以“年老力衰,着即退职”或“老朽无能,着即革职”等为由,不管工人死活把老工人赶出工厂的罪恶行为,余愤不息。芜湖市皖南日报印刷厂老工人施春江在刊载劳动保险条例的报纸打出版样时对周围的工人说:“我干这行四十五年了!解放前在伪大江日报干了整整十个年头,最后他们嫌我年老,把我赶出工厂。”他告诉工友们:只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才真正关心工人,才订出这样的条例来。

  劳动保险条例的公布,更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热情。各地工人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来保卫和建设自己的祖国,保卫这一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上海钢铁公司二厂已到了告老年龄的张登玉说:“我虽已七十四岁,但还要加紧生产,报答毛主席的恩情。”上海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第二厂工人王阿福,已订出保证百分之百执行车间公约的计划。

  华东各地工会及有关部门,正积极进行实施劳动保险条例的各项准备工作。苏南区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及苏南区劳动局已于一月十二日召开劳动保险工作干部联席会议,布置实施劳动保险条例的准备工作。苏州、常州两市的总工会都已发表了声明,号召全市工人和工会干部,认真学习劳动保险条例及有关文件,做好劳动保险的登记、统计及会计等准备工作。

  劳动保险条例公布后,重庆、泸州等地工人无不欢欣鼓舞。重庆某钢铁厂老工人陆志泓感到老年生活有了保障,表示决心把技术全部教给大家,不再保守。目前重庆各厂工人正在准备召开盛大的庆祝会,并普遍组织座谈会、小组会,对条例进行深入的讨论。重庆市总工会筹委会已举办了劳动保险人员训练班,抽调各厂工会基层人员约二百人参加学习,毕业后,即回各厂大力开展劳动保险工作。

  川南区泸州市工人安伯騆在劳动保险条例公布后说:“过去五十八年中,我在国民党压榨下,无日不在为一家人的生活担忧,那有心工作?如今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有了劳动保险,我什么也不愁了;我们要一心考虑如何增加生产来保证抗美援朝的胜利。”该市私营工厂资方,对劳动保险条例也表示拥护,他们认为工人生活有了保障,就能更积极生产,对他们也是有利的。

  (新华社)

    1. 大数据正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
    2. 华东区半年来的抗美援朝运动
    3. [人文华东]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
    4. 抗美援朝动态1
    5. 学者探讨国家“两带一路”战略与江苏发展
    6. 张爱萍受命组建海军
    7. 文化,大学的灵魂
    8. 抗美援朝动态2
    9. 郭华东:空间地球大数据——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引擎
    10. 华东文艺访问调查团访山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