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国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贡献了巨大力量
日期:1953.08.03
版次;2
正文:
全国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各族人民都争相报名、争取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走向反抗侵略保卫和平的前线。在西北,仅一九五一年一年内,就有两万四千多名各民族的优秀儿女,参加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列里。住在边远的新疆省的伊犁、塔城、阿山三个地区的各族人民,有七千多人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报名参军时,出现了许多动人的事例: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的一个嘎查(行政村),曾有六十多个年青人,自动牵着自己的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贵州省兴仁县一个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后五天就动员丈夫参军,并牵着马把她的丈夫送到区上。各族人民深切地体验到要保卫和平和幸福的日子,必须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他们在朝鲜战场上,表现了无限英勇。优秀的苗族青年、著名的战斗英雄刘兴文烈士,就是少数民族人民的典范。
各少数民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和真诚的意愿鼓舞和支持着抗美援朝斗争。来自各边远地区的千万封慰问信,寄到朝鲜前线。千万件慰问袋、慰问品也寄到前线,这些物品上刺绣和编织着精巧的花纹。西北区的各族妇女做了千万个绣花荷包,青海省的各族妇女做了三万多双结实的鞋子送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她们说:“缝一针,纳一针,针针见亲人。”湘西苗族自治区吉首县和贵州省黄平县的苗族姑娘,献出了不轻易送人的挑花腰带,云南省保山区的彝族姑娘,也把准备送给新郎的绣花衣送到前线。贵州省一百零四岁的苗族田老太太,亲手做了一双鞋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各族人民还赠送了各种名贵的特产。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捐赠了营养丰富的牛羊肉干、肉松三万多斤,蒙族牧民还赠送了自己心爱的马。在康藏高原,藏族人民用麝香、鹿茸、虫草等名贵药材慰问“最可爱的人”。住在云南边境的各族人民,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保证:“我们是你们的后备队,是你们的家庭助耕队,也是你们的后勤队”。
各族人民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捐献了许多飞机大炮。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捐献出可以购买三十一架战斗机的巨额现款。桂西僮族自治区各族人民捐献了三百五十多亿元,可购置二十三架战斗机,超过原计划的一倍。新疆省各族人民掀起热烈的捐献武器运动,仅伊犁、塔城、阿山三专区就捐献了人民币八十多亿元,马两千多匹,羊六万多只和粮食四十多万斤。仅有五万多人口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区(相当于县)的藏族农、牧民在四十天内就捐献了“天祝号”战斗机一架。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捐献了“藏族号”高射炮一门。宁夏省回族人民聚居的同心县也捐献了一门大炮。
各族人民还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把爱国增产的具体计划订在爱国公约内。在农业地区,积极改进耕作技术,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发展副业生产。西北地区各族人民在一九五二年的爱国增产运动中,曾修筑了一千多条大小水渠,增加水地七百多万亩,使去年粮食增加了一千零三百一十余万斤。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区各族人民,去年实现了每垧地增产一百五十斤原粮的计划,总产粮食还比原计划超过了十八万吨。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去年也在康藏高原上增产了粮食两千吨。在畜牧地区,也展开了爱国增畜保畜运动。在内蒙古和西北的广大牧区草原上,牛、羊、马群一天比一天兴旺起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种牲畜的纯增殖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去年全区共增加牲畜一百一十五万多头。青海省的藏族牧民改善饲放方法,各种牲畜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这些丰产的粮食和牲畜,成为抗美援朝无尽的物质源泉。
三年来,东北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人民,与全国各兄弟民族一道,在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作了巨大的贡献。
一九五零年,当美帝国主义把侵略战争的火焰燃烧到祖国大门的时候,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人民一致喊出了正义的呼声:“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战斗吧!到朝鲜去!用我们的英勇战斗去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自治区内成千上万的青年壮年纷纷要求参军,或参加随军运输、翻译工作。延吉县的青年金观勋在结婚前三天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说:“打垮美李匪帮回来后再结婚。”安图县军属金洙焕老大娘有六个孩子,四个孩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运动开始后,她又把第五个儿子送去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工人和农民,还以忘我的劳动精神,投入了爱国丰产竞赛运动,将生产出的大量物资支援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机关职员和学生们,以“爱国劳动日”劳动所得的全部收入捐献飞机大炮。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自治区共捐献了九十七亿六千多万元的捐款。逢年过节,自治区的人民将大量的肉类、粉条等食品和慰问信、慰劳袋等送往朝鲜前线。
为了使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前线不顾虑家事,自治区的人民对志愿军家属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他们用“包耕制”、“包粮制”的办法,帮助军属生产,并且使军属的粮食得到丰收。在城市里,军属也都找到了职业。有许多军属因为积极劳动,当选为劳动模范,在劳动生产中成为群众的榜样。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