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党和组织部门的传家宝。中国革命是在极端困难和险恶的环境中取得胜利的,中国建设是在外受帝国主义封锁和国内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我们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能不能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对于党,对于国家,都是命运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毛主席早在1934年就提出,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告诫全党牢记“两个务必”。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又说: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这些话真是语重心长,令人深思。
第一,牢牢记取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因为艰苦奋斗,我们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辉煌成绩。战争年代,我们靠节衣缩食,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颗子弹,去争取胜利。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胜利到达陕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吃炒面,喝雪水,上甘岭的山头削平了几尺,我们的阵地却岿然不动。我们党的领袖把全部精力用在革命事业和为人民服务上,从不计较个人生活。井冈山时期,红军生活极度困难,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同普通战士一起吃野菜,每人每天伙食费只有5分大洋。延安时期,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慰问抗日将士,蒋介石在重庆花八百大洋请他吃山珍海味;而到了延安,毛泽东则请他吃战士们自己种的蔬菜和房东大娘专为贵宾送来的一只母鸡。对比之下,陈嘉庚先生含着眼泪感慨地说:共产党一定会取得胜利。当年,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采访,从毛泽东住窑洞、周恩来睡土炕等平凡小事上,洞察出共产党人作风的伟大力量,并动情地把它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他们正是透过党的作风,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巨大力量。好的作风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一种无声的巨大力量。
第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点滴滴做起。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是革命和建设的必需。条件困难时要艰苦奋斗,条件好了也要艰苦奋斗,即使将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仍需要艰苦奋斗。现在,我们的条件与过去相比,确实有很大的改善,但要想到还有许多困难群体、困难党员需要帮助,我们没有理由不艰苦奋斗。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既要增产又要节约,既要开发又要保护,千万不要铺张浪费。艰苦奋斗对我们来说,永远不能淡忘,永远要发扬光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奢侈享乐之风滋长蔓延。比如,有的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有的大手大脚,慷国家之慨,贪图享乐,挥霍浪费,利用各种机会出入豪华酒店、高档娱乐场所,花钱像流水,对此,人民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影响很不好。
第三,反对腐败,保持优良作风。腐败是私有化的产物,在生产资料私有化的各个历史时期,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残余在有些人甚至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依然存在,必然会侵蚀我们党的肌体。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早在1926年就发出了第一个反对腐败的公告。在中华苏区、延安时期,均制定了反对贪污腐败的规定,并且严厉惩处贪污腐败分子。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党内腐败现象的滋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惩处了贪污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在战争年代都是有功之臣,但未能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毛主席坚决果断地处理了他们,并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理他们。只有处理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就向全党发出了警告,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同腐败现象和各种歪风邪气进行斗争,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现在看来,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谓腐败,不仅是贪污受贿,而且还有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腐败,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将成为失败的危险因素。居安思危,不仅是对外,还有内部的问题,内外相比,内比外更重要,一切外因会通过内因起作用。对面临的危险,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组工干部都应当深思,都应从自身做起,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