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基层民主建设史
与群众心贴心
发布时间: 2011-09-08    作者:田福德    来源:人民日报 2011-08-19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和群众心贴心,党的根基才会更为稳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才会更有保障。

  与群众心贴心,前提是强化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然而,也确有少数党员干部背离党的群众观点,损害了党群关系,影响了事业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党的群众观点,明确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对于党的群众观点,我们应谨记于心、力践于行,做到敬民、知民、爱民、惠民。

  与群众心贴心,核心是维护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是矛盾凸显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难度加大。应大力推动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合理分配“蛋糕”;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与群众心贴心,关键是改进工作方法。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条件更好了,但有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浅、隔阂越来越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工作方法欠妥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其实,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党员干部应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心关爱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主动深入群众,在同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与群众心贴心,根本是永葆廉洁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福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也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一是靠理想信念引航。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造福百姓、赢得民心。二是靠加强修养奠基。作为有着崇高理想和追求的先进分子,共产党员理应慎独慎微、陶冶情操、坚守本色。三是靠反腐倡廉固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以廉洁的操守和卓越的业绩彰显形象。

  (田福德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